四年級語文下冊全套教案:祁黃羊
祁黃羊為什么要如此慎重的推薦替代他的人呢?如果用他的話來說,是因為他懂得了什么?(指答或齊答)
正因為祁黃羊是以國家利益為重的,所以他接著說的第二句話就是:“我只是想”——“只是想”什么?同學們一起讀讀他回答的話。
祁黃羊“內舉不避親“,突出表明了他推薦人完全是(指板書)出以公心。誰來講一講什么叫做“出以公心”。(從國家的、公眾的利益考慮)
齊讀8—11段。
4、理解開頭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3—11段寫了事情的經過:祁黃羊向晉悼公兩次舉賢:第12段寫事情的結局:祁黃羊舉賢受到稱贊。那么,課文開頭兩段寫的是什么呢?讀一讀,想一想。
(寫事情的起因:祁黃羊因病辭職。辭職板書)
時代背景:幾個大國:如秦國(今陜西中部,甘肅東部)、晉國、魯國(今山東)等。
討論:祁黃羊因病辭職也與“出以公心”有聯系嗎?為什么?
(年事已高,腿腳不好,再不辭職會耽誤了國家大事)。
小結:課文無論是寫因病辭職,無論是“外舉”還是“內舉”都與這“出以公心”四字緊密相連。
5、演一演
三、總結
1、“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用一個成語概括是什么?
唯才是舉、任人唯賢 都可以
2、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觸?
四、課后作業
1、把《祁黃羊》的故事講給小朋友聽或閱讀《毛遂自薦》。
2、搜集“出以公心”的故事,舉行一次故事會。
3、寫了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推薦 慎重 才能 重任
4、照樣子寫詞語。
代替(“代”與“替”意思相近):
安危(“安”與“危”意思相反):
5、悼公稱贊祁黃羊“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是指祁黃羊舉薦了()解狐和()祁午,從此可以看出,祁黃羊做事確實是出以(),為()著想。
附錄1: 課本劇:祁黃羊兩度舉薦
時間:兩千多年前的一天下午
地點:春秋晉國后花園
人物: 祁黃羊:晉國中軍尉
悼公:晉國君主
解狐:祁黃羊的殺父仇人
祁午:祁黃羊的兒子
使者、侍衛
[幕起,悼公在后花園看書,祁黃羊由侍衛引見。]
祁黃羊:主公,臣在多年的征戰中,腿腳落下了毛病,走路很不方便,請您準許臣辭去中軍尉的職務。
悼公:[放下書本]愛卿,中軍尉責任重大,決定人選的事關系著國家的興亡,你在軍中多年,心目中一定有合適的人選。你覺得誰能夠代替你呢?
祁黃羊:[想了想,鄭重地說]我看解狐就很不錯。
悼公:[深感意外]啊!解狐不是殺你父親的仇人嗎?你怎么會舉薦他呢?
祁黃羊:主公問我誰可以擔此重任,并沒有問他是不是我的仇人哪。
悼公:[恍然大悟地] 好吧,我相信你,就照你的意思去辦!來人,把解狐召過來。
使者:[來到解狐家中]奉主公圣旨,封解狐為中軍尉,欽此。恭喜解將軍,是祁黃羊將軍在主公面前舉薦你的。
解狐:[臥床不起]我與祁黃羊有殺父之仇,他竟然不計前嫌舉薦我有中軍尉,實仍胸懷寬廣。但我大病纏身,恐難以受此重任,辜負了主公的一片厚望。祁將軍的大公無私令解某感激涕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