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鴻勵志學畫教學設計
有感情朗讀第6自然段。
(4)理清第二段的構段方式,概括段意。
①齊讀第二段。
②思考第4自然段與第5、6自然段之間是什么關系?
③小結第二段的構段方法是先概括后具體敘述(先總后分)
④教給學生運用總起句概括段意的方法,讓學生概括第二段段意。
3、讀第三段
(1)指名讀課文
(2)說說徐悲鴻取得了什么成績。
(相機理解“優異”、“轟動”等詞)
(3)“震驚”什么意思?那個外國學生為什么震驚?從哪兒看出外國學生的態度改變了?
指導朗讀
(4)小結第三段段意(徐悲鴻以友誼成績轟動了畫界,改變了外國學生的偏見。)
三、總結全文
1、徐悲鴻學畫為什么能取得優異成績
2、學習了這篇課文后,你懂得了什么?
四、指導復述課文
1、默讀課文
邊讀邊畫出表示時間順序的詞語
(1919年出年,一天、從此、三年過去了)
2、輕聲自讀課文,記憶在不同時間里發生的事情情節。
3、四人小組練習復述
4、指名當眾復述
要求:態度大方,聲音響亮,盡量用上課文中的詞語。
第二課時作業設計
一、組詞
坡( ) 組( ) 引( ) 奴( )
疲( ) 租( ) 躬( ) 怒( )
二、聯系課文的內容,說說下列句子的意思。
1、功夫不負有心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眼不識泰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書設計
3、徐悲鴻勵志學畫
外國學生 徐悲鴻
很不禮貌沖著 被激怒(立志)
每逢……就……
潛心 努力
一間 一根 兩片
震驚 鞠躬 優異 轟動(結果)
補充:
徐悲鴻:畫家,美術教育家。江蘇宜興人。擅長素描、油畫、中國畫。其素描多作人物、肖像,造型精練、準確。油畫擅長于任務、風景,作品體現了愛國主義和人道主義思想。中國畫則融西方藝術手法于中國傳統藝術之中,別具一格。尤善畫馬,作品表現了中華民族堅忍不拔的進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