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
1.科學技術的利用,使得人類很多美好的夢想都成為現實。仔細思考,將下列兩組中表述同一理論的內容連好線。
千里眼 宇宙飛船上月球
隱身娃 手機
嫦娥奔月 進行偽裝的迷彩服
騰云駕霧 視頻
順風耳 直上云霄的飛機
2.在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時候,是不是也給人類帶來了一些隱患呢?請學生討論,做簡要交流。
布置作業:以小組為單位。要求每組成員共同合作,查找資料,然后選擇題目,完成一篇科學小論文。選擇題目如下,也可以自擬。
《新世紀,怎樣使科學更好地為人類服務》
《人類能完全改變自然嗎?》
《科學應該使生活更加美好》
《我對核技術的看法》
《我心目中的未來地球》
[設計意圖]在課的最后一個環節,設計了兩個小練習。第一個練習將人類的新發明和人類的美好愿望進行聯系,使學生明白,是科學技術使得一切都成為了現實。第二個練習讓學生在討論中,在共同參與互相合作寫小論文中初步學會辨證地看問題,明白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這對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有很大的幫助。
[設計反思]《呼風喚雨的世紀》是四年級上冊一篇課文。這組教材以“科技成就”為專題,編排了4篇課文,從不同角度反映了飛速發展的科學技術,展現了現代科學技術的神奇和威力。設計此教案時,我們想到現代科技的發展需要高素養的人才,而高素養的人才必須學會合作。事實證明,在工作中能主動參與積極合作的人,他們的成功就來得更快些。目前小語界普遍在關注“語文教學有效性”這一古老的話題,各個學校都在搞相應的小課題。我們根據本校的“讓學生在主動參與中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這一小課題,對這一課時進行了以上的設計。從設計中可以看出,有些參與是被動的,如被推選發言的人;有些參與是主動的,如材料的分塊搜集,共同完成小論文。通過以上的設計,旨在讓學生學會樂于與同學討論疑難問題,交流閱讀體會;同時在資料的交流中,了解科學技術創造的奇跡,暢想科學技術的發展還將使我們的生活發生哪些變化。還有,為了讓學生對科學技術有一個更客觀的認識,在課的最后一個環節中,我讓學生通過討論,初步學會辨證地看待科學技術。對學生來說,樹立正確的科學觀也是一件相當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