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羅米修斯盜火》教學設計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3.讀懂課文內容,體會普羅米修斯為了人類幸福甘愿受罰的英雄形象,能聯系課文內容展開合理想象。
教學重點:讀課文,后知普羅米修斯盜火是為了人類,是一種善意的偷,是一種正義的偷,還是一種勇敢的偷。想像人們得到火種后欣喜若狂的情景,分清“決心”和“決定:的不同之處。
教學過程:
一、導入,繼續學文
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第13課——(學生齊讀課題)
問: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課文中的“盜”字是什么意思呀?
“盜”是個很有意思的字,在古代,人們管偷東西的人叫做“盜”。如今,我們管偷東西的人叫什么?(板書:賊)
那盜取天火的普羅米修斯我們也管他叫賊嗎?
二、學習課文“盜火”
讓我們打開課本,快速地瀏覽一下,課文的哪部分內容是說普羅米修斯是在
“偷火”的?
指名交流
出示3:
誰來讀一讀這部分內容。
現在,老師請同學們再輕輕地讀一讀這部分內容,你是從哪些地方真實地感受到普羅米修斯是在“偷火”的?(躲在、悄悄地、偷取)
是呀,普羅米修斯在盜取天火的時候是怎樣的感受呀,誰再來讀部分內容,請你關注一下這幾個詞。
三、學習“無火”
那普羅米修斯為什么要“偷火”呢?誰知道?
你是聯系了課文的哪部分內容知道的?
出示1:
哪能位同學愿意來讀一讀?
同學們,請你們再不出聲地讀一讀這段話,“無火”的時代是怎樣的生活呀?你能找到能管住這一節內容的一個詞嗎?(困苦)
那么這個“困苦”又管住了哪些句子呢?請你再找一找。
交流。
同學們,這句話中還藏著一個成語呢,大家也許一時半會看不出來。
出示:茹毛飲血 “茹”是吃的意思。那哪句話是說這個成語的意思的呢?
是呀,沒有火燒烤食物,人們只好連毛帶血,生吞活剝,多么原始和野蠻啊!記住這個成語——茹毛飲血
從哪能兒看出這樣“困苦”的生活是別無辦法——只好……
體會得不錯,誰再來讀這句話,把你體會到的意思送到句子中去。
點擊:……
練習:用上“沒有……就……”這個關聯詞,你還能說一些沒有火的困苦生活嗎?
師:是啊,沒有火的生活,是多么困苦的生活啊!讓我們再一起來體會著讀好這一段
學習3
過渡:正因為看到人們寒冷黑暗,原始野蠻的痛苦生活,普羅米修斯才決心盜火的。
誰來讀這句話?
讀到這兒,你可以響亮地對大家說:普羅米修斯中為誰而盜火?現在你覺得普羅米修斯的盜火行為是一種怎樣的行為?(板書“善良”)
四、精讀取火以后的情景(第四段),想象。
1.體會“有火”。
師:善良的普羅米修斯盜取了火種,人類的生活發生了哪些改變呢?請大家自己讀讀課文。誰來告訴大家?生:讀。出示:
從此,人類就用火來燒熟食物,驅寒取暖,用火來打造工具,還用火來驅趕兇猛的野獸。人類文明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師:這里寫了火給人類帶來幾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