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第二課時教學設計3
⑵ 交流:
現(xiàn)在,把你最受感動的地方找出來,先說說自己的感動之處,再讀好它。
多媒體課件展示:
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⑶ 品味:
什么叫“理所當然”?“人們都把哪些事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⑷ 小結,指導朗讀:
是的,一塊塊普通的搭石,演繹著山里人特有的的淳樸、善良、謙讓和敬老,也深深地敲擊著我們的心靈!來,讓我們把心中的這份感動,通過朗讀告訴大家。
師:引讀:經(jīng)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見過這樣的情景:
如果──( );假如──( )。
想象拓展,補充畫面,提煉情感:
⑴ 談話,指導想象:
假如──還有哪些假如呢?小小的搭石上,還有哪些感動我們的畫面嗎?請你把心中想象到的情景寫下來。
(出示作業(yè)紙,輕聲播放歌曲《讓世界充滿愛》)小小的搭石,演繹著人間的真情,我能試著寫一寫:
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就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假如(碰上趕集的日子……人們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假如(遇到了下雪天…… 人們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假如(遇到孩子上學…… 人們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假如(……)
⑵ 小結,回扣中心句:
隨機板書:
謙讓敬老見真情是啊,正是這一幕幕熟悉而感人的畫面,傳遞著鄉(xiāng)民們互相謙讓、互相幫助的美好情感,也讓──(齊讀:“這搭石構成了家鄉(xiāng)的一道風景。” )
四、走出文本,透過搭石,感悟詩人情懷
1、談話:
課文學到現(xiàn)在,你覺得這搭石還是普通的石頭嗎?那它是什么?
2、多媒體課件展示文章結尾段:
3、透過這一排排搭石,你感受到了什么?
預設:一排排搭石,象征著村民們一顆顆善良的心、是傳遞村民們情感的紐帶、更是家鄉(xiāng)人無私奉獻精神寫照……
4、反復的朗讀結尾段,提升情感。
5、課外拓展,感悟情懷:
⑴ 設疑:
現(xiàn)在,你覺得作者對家鄉(xiāng)的日日思念、意熾情深,僅僅是因為家鄉(xiāng)的山美、水美嗎?
⑵ 拓展,介紹:
是呀,本文的作者劉章,出生在河北的一個山村,后來在石家莊工作,當他看到熙攘的人流,便不自覺地想到家鄉(xiāng)那潺潺的小溪,看到人們沒有秩序地擠搶公共汽車,便想到了鄉(xiāng)親們走搭石的協(xié)調(diào)有序和禮讓,看到馬路上的石頭、樹杈,人們繞著走也不肯彎腰拾起,便想到鄉(xiāng)親們在雨后,主動擺搭石的情景,他突然覺得搭石上有情,有愛,有美,于是在1980年,他寫出了這篇情真意切的精美散文《搭石》。因為他由衷地感受到──
⑶ 再度回讀中心句:
“搭石,構成了家鄉(xiāng)的一道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