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下冊全套教案
2、改寫《春日偶成》。
(將古詩變為白話文)
3、辦手抄報:
“詩歌里的春天”。(★選做)
4、和家人一起春游。[老師帶著學生游,受到很多限制,家人春游,往往限制少,自由度大,自由度大了,其實最有利于學生創造。詩是美好的創造,學生在教室里讀著,肯定不如到生活中讀著,肯定不如到春天中讀著。]
附:
《春日偶成》改寫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遙觀中心小學四(2)班 邵續
春悄悄地來到了我們身邊。這一天閑暇之余,我信步走出家門,欣賞明媚的春景。
屋外晴空萬里,陽光燦爛。天上的云淡淡的,和煦的春風吹拂在我的臉上,暖洋洋的。
不知不覺已是中午時分。我走在鄉間田野,路邊綠草叢生。草叢中夾雜著各種顏色的野花:紅的、黃的、白的、紫的……它們競相開放,嬌艷欲滴。柳樹也不甘示弱,抽出了新的枝條。一陣微風吹來,柳條隨風飄蕩,宛如姑娘甩動著她那迷人的小辮。我走到小河邊,只見河水清澈見底:藍藍的天,淡淡的云,青青的柳,再加上各色的花花草草倒映其中,小河真是美不勝收。還有那無拘無束游來游去的小魚,一會兒鉆入河底,一會兒又探出水面,玩得那么悠然自得,令人羨慕不已。
我繼續悠閑地走著,陶醉在迷人的春光里。一位扛著鋤頭的老伯與我擦肩而過:“程學士,您怎么有空出來呢?”“隨便走走。”我微笑著回答老人家。
或許老人以為我是在學著小孩偷閑玩樂呢?就算是吧,繁忙的工作之余,到郊外欣賞一下美景,放松一下心情,不也其樂無窮嗎?想到這兒,我情不自禁地吟誦起來:
云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
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
點評:
淡淡的云,輕輕的風,艷艷的花,依依的柳……詩文變奏中,小作者用清新的筆觸,領著我們徜徉在春日的美景中,感受著詩人的感受,怡然自得之態躍然紙上,令人陶醉其中。
(指導與點評:章芙芳)
改寫《春日偶成》
連云港師專二附小五〈4〉班 相婧
咳咳!大家好,我是宋代詩人程顥,今天有幸和大家見面,你問我《春日偶成》是怎樣寫成的?那請聽我講。
有一天中午,我趁著沒事的時候出去散散心,不知是碰巧還是老天有眼,這天氣不冷也不熱,微風吹拂著我的臉頰,使我非常高興,這樣好的天氣只能用一詞才能形容——云淡風清。我走在小路上,一轉頭,才知道我已經走過了小河,再看看路邊,都長著密密麻麻的柳樹和花朵,無論我走到哪里,那些柳樹和花朵都會伴隨著我。
除了我以外,人們都無法感受得到我此時此刻的心情是多么地高興啊!我想,在我身旁走動的那些游人心里大概會想我是趁這個大好時光忙里偷閑,準備學著年輕人的樣子出去玩耍呢。
想到這里,靈感泉涌,我便脫口而出:
云淡風清近午天,
傍花隨柳過前川。
時人不識余心樂,
將謂偷閑學少年。
指導老師 丁衛
4 古詩兩首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兩首古詩。
2、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詞語及詩句的意思。
3、想象古詩描繪的畫面,感受古詩語言與意境的美,培養學生對自然美和藝術美的鑒賞能力。
教學重點:
1、通過誦讀,理解詩句的含義,體會詩歌的意境,熟讀成誦。
2、結合古詩簡潔的語言想象豐富的畫面,先說再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