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一變——有感于周振芳老師《九色鹿》作業設計
最近一直在思考作業的形式,如何讓學生能夠喜歡,或者至少讓學生做著不覺得是一種負擔,今天聽了周振芳老師的課,最后的作業設計這一巧妙的“變式”讓我眼前一亮:教學內容:蘇教版四上《九色鹿》作業設計
聽課對象:本校語文老師 部分實習老師
地 點:四8班教室
……
師:老師查閱了資料,知道后來這個王妃因為沒有得到九色鹿的毛皮就氣死了。其實這個國王本來可以好好去勸勸王妃的。現在我想請同學們幫個忙,假如王妃現在還沒有被氣死,請你幫助國王好好解釋一下,來勸勸王妃,看誰可以打動她,讓王妃不再生氣?
生:好!
【啟示】:
就是這么一個“好”,足以說明學生對這種形式的作業是喜歡的,至少不覺得累。減輕學生作業負擔的一個內涵并不是一味地減少“量”,而是巧妙地分析學生的學習心理,變換作業形式和呈現方式,讓學生“樂做”,幾十是相同的“量”,也不覺其負擔了。
老師看似簡單的幾句話,其實源自一種教學智慧。對文本內容的深刻把握,對相關資源的充分占有,機智地變通,巧妙地置換,值得我們好好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