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年牢》教學雜談
人們總是帶著一定的目的去閱讀,總是圍繞著目的,憑著個人愛好、閱讀經驗對讀物實行選擇性閱讀。例如學習《萬年牢》時,教師提問:“課文中有三句關于寫萬年牢的句子,各人說自己的理解?傊,教學中,教師應當允許學生只挑自己喜歡的詞句、段落慢慢品味;或只選擇最令人感動、體會最深的一句話、幾句話交流討論;也容許學生選擇有一定難度的段落挑戰自己,以滿足個人閱讀的需要,實現閱讀目的。
【山東省德州市躍華學校小學部 李懷源】
〖變“教材”為“學本”──人教版小學語文教科書四年級下冊的特點·學生與文本作者對話】
作者寫文章是和讀者交流,學生邊讀書邊理解,就是在和作者交流。“我知道為什么叫雙龍洞了!保ā3、記金華的雙龍洞》)“課文中三次提到‘萬年牢’,這中間有什么聯系呢?”(《6、萬年牢》)提示語引導著學生的思想和作者的寫作意圖達成一致,通過文字讀明白作者的想法。
《萬年牢》教學隨筆
吉林省長春市汽車產業開發區第八小學 姚 麗
前幾天,我在語文課上講授了《萬年牢》這篇課文。課文講述了一位父親真誠地為人、做事的故事。故事是圍繞父親做糖葫蘆這件事,分兩部分講父親做事認真和實在的。學習這篇課文,重點是讓學生從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真誠地為人和做事的道德風范。教學中我圍繞學生對“父親”的評價,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從字里行間,從具體的描寫中感受父親是個辦事認真,講究商業道德的人。
當教學即將結束的時候,我請同學們聯系自己的生活,回憶一下自己的父親或母親、或周圍的人群中,有沒有“誠實、善良”這樣的好品質呢?有沒有這樣的生活細節呢?夸夸你自己的父親或母親、或周圍的人,大家聽了一定會很開心的。
就在同學們思考的片刻,突然有個學生大聲喊到:“咱班的王煥謹,她就是萬年牢。”話音未落,全班同學都異口同聲地表示贊同,同時把眼光都投向了王煥謹。這時,我看到王煥謹的小臉蛋紅了。我馬上接著問:“為什么說王煥謹是萬年牢?”同學們就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開了。有的說:“王煥謹不但學習好,還愛勞動! 有的說:“有一回高志強和她鬧意見把她弄哭了,老師本想為她出氣,但她是那么善良,原諒了高志強!边有的說:“王煥謹為班級做事從來不張揚,總是默默無聞地幫助同學!薄
回想到這里,我立刻又想起了王煥謹在日記中寫到的一段話:“同學們都稱呼我‘萬年牢’,可我認為,還有很多同學比我好一百倍、一千倍。我更希望那些成績不好的同學不要垂頭喪氣。因為,只要我們努力,坦誠做人,我們就能成功。”多么樸實的孩子啊!
作為一名教師,不僅是教會學生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怎樣做人?上攵,我們肩上的擔子有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