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8)教案及反思
教學準備:掛圖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書籍是人類的精神食糧。著名作家高爾基說過:“愛書吧,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八)”之第二部分(板書:愛護圖書)。
二、指導觀察。
上面兩幅:
1、圖畫的是什么地方?書架上圖書保管得怎樣?
2、那位同學在做什么?是怎樣做的?
3、結合圖畫,說說怎樣愛護圖書?(從怎樣整理、擺放、修補、翻看等方面討論)。
(1)圖書要分類整理和擺放,以便查找或借閱。
(2)要保持書架的清潔,營造良好的藏書環境。
(3)翻看圖書動作要輕,看到某處不能隨便打個折,而應使用書簽或者書中的絲線。
(4)不要把書卷起來看。
板書:分類整理和擺放 保持清潔 動作輕柔 不打折 使用書簽等不卷書
4、對照上述要求,說說自己平時是怎么看書的,存在哪些問題,該怎樣糾正?
下面三幅:
1、分別說說三幅圖的內容。
左下角:
(1)圖上有哪些人,在做什么?他們使用了什么工具?
(2)修補圖書時要準備哪些物品?修補時應注意什么?
(修補時要細心,盡可能把破損的地方修補好;如果圖書卷了角,要用手輕輕抹平,再壓一段時間,使卷角處保持平整。)
中間:
修補圖書時要兩人互相配合,提高修補質量。
右下角:
說說自己是怎樣到圖書館借書的?是否遵守圖書館制度,是否做到愛護圖書。
三、修補圖書練習:
把計算機課本和《古詩文誦讀》這兩本書的破損處修補好。
四、提出至期末進行一次書籍保管狀況的評比。
板書設計:
分類整理和擺放
保持清潔 動作輕柔
不折角 使用書簽等 不卷書 (課前思考和教學反思在下一頁)
課前思考:
本冊開篇就是培養良好的習慣,既然是培養良好的習慣,那與普通的課文應該區別開來,習慣的培養最重要的手段就是通過無數次重復實踐來養成,而不是靠理論學習而養成。
本課教學需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讓學生學寫日記,更重要的是如何讓他們懂得寫日記的重要性,能在今后的學習中養成寫日記的好習慣。二是培養他們熱愛圖書的好習慣。這兩個習慣的養成對學生的一生收益匪淺。
[課前思考]
我班學生從一年級下學期就已經開始嘗試寫日記,基本掌握了日記的格式,但是如何把內容寫具體,做到堅持天天寫日記,這需要培養良好的寫日記習慣。教學中,我準備先找出寒假中學生所寫的優秀日記在班上進行交流,再由文學巨匠交流的寫日記方法引導學生交流想法,明確寫日記的意義,尤其是能為自己提供寫作機會,提高寫作水平。讓學生更重視寫日記。同時,加強檢查和監督機制,開展班級優秀日記評比和展示,進一步激發學生寫日記的興趣。
《堅持寫日記》教學反思
通過本課的教學,學生明確了寫日記的意義、方法,進一步明確了格式要寫上某年某月某日、星期幾、天氣情況等等,要持之以恒,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都可以成為日記的內容,用自己的語言寫想說的話。無論在家中還是學校,寫日記和完成作業的要求是一樣的,必須要有正確的書寫姿勢,態度必須認真,一絲不茍,認真書寫,文具擺放整齊?梢杂脤iT的日記本來寫日記。如果在家中完成日記,要有一個安靜的環境。
但是,寫日記,關鍵是貴在堅持,原先我只是布置學生一周寫一篇日記,但是如果要求學生堅持天天寫日記的話,部分學生肯定是不能堅持的,而且老師天天檢查日記任務也比較重,因此,我設想班級分層提出要求,對一些喜愛寫作的孩子嘗試一天一篇;鼓勵有了一定寫作基礎但對寫作還是有點畏難情緒的孩子盡量多寫,做到一周寫二到三篇;而部分學生暫時落后,不太喜歡寫作,則鼓勵一周寫上一篇,再寫點讀書筆記,兩者相結合,加強積累,提高寫作興趣。這只是設想,我將在不斷嘗試中努力改進,并且不斷思考檢查和評價方式,使學生真正喜歡上寫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