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第九冊《分數加減法》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2.能正確地將簡單的分數化為有限小數。
3.能正確地將有限小數化為分數。
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在學習本課時的知識前,學生分別認識了分數與小數,也會比較分數的大小與小數的大小,而本課的內容則是在這一基礎上的發展。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挑戰性,教材出示了兩個小朋友課外看書的時間,但呈現的方式一個是用分數,一個則是用小數,然后請學生比一比“誰用的時間多一些?”為解決這個問題,教材呈現了四種思考的方法:第一種用畫圖的方法,直觀地比較兩個小朋友看書的時間;第二種通過簡單推理的方法,得出誰用的時間多一些;第三種是將分數表示的時間轉化為小數,然后再比較時間的多少;第四種則是將小數化為分數,然后再比較。在探索問題的過程中,教材將分數與小數的相互轉化方法滲透在其中。一般地說,分數化為小數是運用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即用分子除以分母;而小數化為分數則是先把小數化為十進分數,然后再進行通分。這也是本課時教學的重點。
在開展教學時,建議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問題的引入。教材在比較看書的時間中,提出了需要解決的問題。這一點在教學設計時需要有明確的指導思想,并讓學生知道學習這部分知識的必要性,以引起他們學習的需求與興趣。
二是解決問題的探索。比較兩個用不同形式表示的數,這是一個新知識,也是學生認知上的新沖突。如何解決這種沖突則需要學生自己進行探索。為此,教師不要過早地將解決問題的方式告訴學生,可以為學生準備一些材料,以供他們進行探索。可能學生的探索并沒有書上所呈現的那么完整,但這并不影響他們的探索。教師不需要千方百計地去引導,如果學生確實沒有思考到,教師也可以從一個參與者的角度,提供一些自己的思路,以供學生進行討論。
三是分數與小數相互轉化的討論。分數與小數的相互轉化是本課時的重點,學生在上述的探索中,可能會出現這些實例,對于學生的這些實例教師不要過早地加以概括,可以再出示一些類似的題目供學生練習,在一定量的練習后再組織學生進行概括。如分數化小數,在探索中學生可能會解決14轉化為小數的問題,接著可以繼續安排15,12等分數怎樣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