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冊《組合圖形的面積》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新世紀小學數學教材(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在自主探索的活動中。理解計算多種組合圖形的多種方法。能正確地分析圖形,并能正確地求組合圖形的面積。2、能力目標:能根據各種組合圖形的條件,有效地選擇計算方法并進行正確的計算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組合圖形的實際問題。3、德育目標:體會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求組合圖形的面積就是求幾個簡單圖形面積的和或差的計算。 教學難點能正確地分析圖形。教材分析 在三年級時,學生已經學習了長方形與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在本冊的第二單元,學生又學習了平行四邊形、三角形與提醒的面積計算,本課時的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是這兩方面知識的發展,也是日常生活中經常需要解決的問題。教學思想 教材設計本活動的目的旨在通過讓學生在自主探索的活動中,理解計算多種組合圖形的多種方法。能正確地分析圖形,并能正確地求組合圖形的面積。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組合圖形的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課本75頁的客廳平面圖、剪刀、彩筆等每人一個。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一、復習舊知:1、回憶學習了哪幾種簡單平面圖形及面積的計算方法。2、學生分組用簡單圖形任意擺、拼圖形,并說出它們分別是由什么形和什么形拼成的。3、多媒體顯示一組組合圖形,讓學生結合自己剛才的實踐說一說,這些圖形有什么共同特點。4、教師小結:雖然拼出的圖形的形狀不同,但都是由幾個簡單的圖形拼出來的,所以我們把這樣的圖形叫做組合圖形。(引出課題,教師板書:組合圖形)。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二、探索新知(一)探索求組合圖形面積的方法1、多媒體出示課本75頁小華家的客廳平面圖。師:這是小華家客廳的平面圖,現在如果要在上面鋪上地板,你們知道應該買多少平方米的地板嗎?這也一個組合圖形,那么你知道怎樣求這個組合圖形的面積?請同學們利用自己手上的材料,算一算。2、學生獨立操作,可能有的把圖形用剪刀剪成兩個長方形;有的把它剪成兩個梯形;有的直接往圖上畫線等。3、學生基本完成后,教室組織學生交流。因為在探索面積的活動中,教師并沒有提出具體的探索要求,所以在學生的探索結果中有的把圖形剪成兩部分;有的直接往圖上畫分割線。面對這一現象,教師不要急于否定,應該繼續詢問學生探索的思路,此時,教師應用鼓勵性的語言,保護學生探索的積極性。4、學生嘗試計算該組合圖形的面積,教師讓學生說出怎樣列式計算的并根據學生的回答,多媒體演示。(二)鞏固求組合圖形面積的方法1、多媒體顯示一組組合圖形,引導學生思考:它們分別是由哪些簡單圖形組合而成的,要計算它們的面積,你準備怎樣計算?2、想一想,你剛才自己拼的組合圖形,該怎樣計算?同桌之間相互說一說。3、歸納方法:(1)、提出問題:你認為求組合圖形面積的一般方法是什么?(2)、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先把組合圖形分成幾個簡單的圖形,再把每個簡單圖形的面積相加,就是所求的組合圖形的面積。(3)、通過學生一系列實踐活動,讓學生總結出,求組合圖形的面積可以把簡單圖形面積相加,也可以進行相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