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1單元
教學重點:運用小數乘法的計算法則;正確計算小數乘法。
教學難點:正確點積的小數點。
教學用具:小黑板或投影片若干張。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口算:
0.9×6 7×0.08 1.87×0 0.24×2 1.4×0.3
0.12×6 1.6×5 4×0.25 60×0.5
老師抽卡片,學生寫結果,集體訂正。
2、不計算,說出下面的積有幾位小數。
0.4
0.11
0.35
3
5
1.5
2.4× = = 1.2× =
3、思考并回答。
(1)做小數乘法時,怎樣確定積的小數位數?
(2)如果積的小數位數不夠,你知道該怎么辦嗎?如:0.02×0.4。
二、情境引入,自學例5
1、出示主題圖,教師講述非洲野狗及鴕鳥的故事,問能追得上嗎?
⑴想一想這只非洲夠能追上這只鴕鳥嗎?為什么?(鴕鳥的最高速度是非洲狗的1.3倍,表示鴕鳥的速度除了有一個非洲狗那么多,還要多,所以非洲狗追不上鴕鳥。)
⑵是這樣的嗎?我們一起來算一算?學生獨立解答。
2、指名生板書。
三、教師點撥,學習驗算。
1、為什么這樣列式?(求56的1.3倍是多少,所以用乘法.)
使學生明確:現在倍數關系也可以是比1大的小數。
2、書上的計算對嗎?可以怎樣驗算?
交流討論,得出計算過程中要注意小數點的位置確定。驗算的方法有多種,可以對著原式再做一遍,也可以把因數的位置交換再算一遍,也可以用計算器來驗算,也可以通過觀察判斷對錯。
3、看因數,比較積和因數的大小。
計算練習一 第10題
引導學生觀察、比較,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討論交流,得出:
一個數(0除外)乘大于1的數,積出原來的數大,一個數(0除外)乘小于1的數,積比原來的數小。
4、專項練習:練習一第12題
先讓學生獨立判斷。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講明道理。
三、鞏固練習
1、做一做: 3.2×2.5= 0.8 2.6×1.08=2.708
先判斷,把不對的改正過來。說一說你是怎樣判斷對錯的。
2、p.9頁13題
四、作業:p8 頁8題,p9 頁11、14題
五、課后反思:
第四課時 練習課教學內容:練習一的補充練習課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掌握小數乘法的計算法則。
2、通過引導、鼓勵,使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
教學內容:
一、 比大小。
6.18×0.75○6.18 0.46×1.23○0.46
1.01×0.99○1.01 0.46×1.23○1.23
二、積有幾位小數。
7.84×1.6( ) 6.96×0.32( )
1.9×7.56( ) 9.43×2.45( )
1.08×0.09( ) 3.06×1.4( )
三、列豎式計算
8.64×2.8= 3.81×6.4= 5.5×2.02=
56.7×1.2= 8.9×0.76= 3.14×0.68=
四、做一做。
1.蒙古牛身高1.2米,體重0.33噸.草原牛的身高是它的1.2倍,體重是它的1.4倍.草原牛的身高和體重各是多少?
2.買一條重1.2千克的魚,10元錢夠嗎?
第五課時 積的近似數教學內容:積的近似數(p.10的例6和“做一做”,練習二1—3 題。)
教學目標:
使學生會根據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數位數,求出積的近似值。
教學重點: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積是小數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教學難點:根據題目要求與實際,截取積是小數的近似值。
教學用具:投影片若干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