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式折線統計圖
教學目標:
1.經歷用復式折線統計圖描述數據的過程,了解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能看懂復式折線統計圖所表示的信息。
2. 能根據復式折線統計圖中的信息,進行簡單的分析、比較和判斷、推理,進一步增強統計觀念,提高統計能力。
3.體會統計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增強參與統計活動的興趣。
教學重點:了解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看懂復式折線統計圖所表示的信息,能根據要求完成復式折線統計圖。
教學難點:能根據復式折線統計圖中的信息,進行簡單的分析、比較和判斷、推理。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舊知,激發興趣
我們已經學習過哪些統計圖?(學生口答),師問: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統計圖?在學生回答后出示:心電圖、股票分析圖、福彩走勢圖(學生觀察),今天這節課我們要繼續學習折線統計圖。(板書:折線統計圖)
二、質疑問難,引發沖突
1、 多媒體分別出示表示瓊海市、海口市兩市月平均降水量的單式折線統計圖。
(1)提問:根據瓊海市月平均降水量的單式折線統計圖,你能獲得哪些什么信息?(學生思考、口答)
(2) 根據海口市月平均降水量的單式折線統計圖,你能獲得哪些什么信息?(指名口答)
(3)教師把兩副圖放在一張幻燈片上,質疑:你能一眼看出甲乙兩市幾月份月平均降水量最接近?你有什么好辦法?(讓學生思考,指名口答)
小結:正如同學們所說,有時候需要把兩幅單式折線統計圖合并成一張.這就是復式折線統計圖。(課題前添上“復式”)
(4)教師多媒體演示“合二為一”的過程,學生仔細觀察。
三、全班交流,形成方法
1、學生動手操作經歷制作復式折線統計圖的過程。
(1)教師出示操作的要求,分組進行。
(2)組內交流、評選。
(3)實物展示臺展示學生作品,說一說做圖的過程。
師:從這幅統計圖上,你能很快看出這兩個城市哪個月降水量最接近?哪個月降水量相差最多?你是怎么想的?(學生思考、討論、交流)
2、進一步討論:從圖中你還能獲得哪些信息?
引導學生分別從每個城市各月降水量的變化情況以及兩個城市全年降水量的共同點和差異等方面進行觀察、交流。
四、強化練習,反饋評議
統計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請看:
1、完成“練一練”。
2、完成課本的第一第二題。(著重讓學生說其發現的信息以及發現信息)
五、歸納總結,結束全課: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