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式折線統計圖
教學內容:蘇教版五年級下教材p74-75復式折線統計圖例題、練一練和p76練習十三第1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用復式折線統計圖描述數據的過程,了解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能讀懂復式折線統計圖,能根據要求完成復式折線統計圖。
2.使學生能根據復式折線統計圖中所表達的信息,進行簡單的分析、比較和判斷、推理,進一步增強統計觀念,提高統計能力。
3、進一步體會統計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增強參與統計活動的興趣和與人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會分析復式折線統計圖中的信息,能應用復式折線統計圖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回憶鋪墊
1、提問:我們已經學過了折線統計圖,它有什么特點?
(形象直觀,不但可以看出數量的多少,還可直觀看出數量的增減變化情況。)
2、談話:今天我們繼續研究復式折線統計圖。
二、探究體悟
1、出示表示北京市2007年各月降水量的單式折線統計圖。
(1)提問:從圖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呢?(互相說說)
你知道北京市2007年哪個月的降水量最多嗎?哪個月最少呢?
(2)你能根據圖中折線的整體形態,說說北京市2007年各月降水量的變化情況嗎?
2、出示表示常州市市2007年各月降水量的單式折線統計圖。
提問:根據這幅統計圖,你又能知道些什么?
(1)提出新要求:如果要比較這兩個城市2007年哪個月的降水量最接近,哪個月的降水量相差最多,怎么辦?有什么好的建議嗎?(讓學生思考,指名口答)
(2)當學生提出可以逐一比較這兩個城市各月的降水量,并計算出相差數時,可啟發:用這個方法確實可以解決剛才的問題,但顯得比較繁瑣。有沒有更好的方法能很快看出呢?
小結:這兩幅統計圖確實可以合在一起而成為復式折線統計圖。(在板書的“折線統計圖”前添上“復式”,完成課題板書)
要將這兩幅圖合成一幅圖,你認為有哪些地方需要變化?(學生思考)多媒體演示合的過程,讓學生仔細觀察。
3、出示合并的復式折線統計圖
(1)提問:你能看懂這幅統計圖嗎?表示北京市、常州市各月降水量的分別是哪條折線?
明確圖例表示的意思:所以,我們要在右上角加一個圖例。為了能清晰的表示兩個量,我們可以用實線與虛線來表示。也可以用兩種不同顏色來表示。
這幅統計圖完整嗎,還差什么?標題、制圖日期。
(2)啟發:從這幅統計圖上,你能很快看出這兩個城市哪個月降水量最接近,哪個月降水量相差最多嗎?
追問:你是怎么想的?表示七月份降水量的兩個點距離最小,說明了什么?表示四月份降水量的兩個點距離最大,又說明了什么?
指出:從復式折線統計圖中,不僅能看出數量以及增、減變化的情況,而且便于對兩組相關數據進行比較。
(3)進一步討論:從圖中你還能獲得哪些信息?引導學生分別從每個城市各月降水量的變化情況以及兩個城市全年降水情況的共同點和差異等方面進行觀察、交流。
三鞏固練習
每個學期結束前體育老師要給同學們測量身高體重,看看你的身體素質是否達標.
(一)完成“練一練”
1、出示圖和問題(這是我國6—12歲男女生平均身高的統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