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數乘小數”教學的前思后想
(1)、出示老師家部分房間的平面圖。
師:仔細觀察你看道了什么?
生:……
根據圖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一步計算的數學問題?你都會列式嗎?
(2)、根據學生的提問板書5道乘法算式。
33=9 2.72=5.4 3.214=12.84 3.62.8= 2.81.15=
師:這5道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哪幾道乘法算式你會算了?
(3)、師:列豎式計算小數和整數相乘時,你心里怎么想的?積的小數位數是怎樣確定的?
3、引入課題。
師:我們就來一起探討小數乘小數。板書課題:小數乘小數。
【設計意圖】數學學習要從激發學生的需要出發。從引導學生參觀老師的房間平面圖引發數學問題入手,突出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5道乘法算式的,引導學生在復習小數和整數相乘算法的基礎上,引入小數和小數相乘,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
二、探究算法。
1、估算確定范圍
師:我們先來研究第一個問題,根據算式你能估計一下房間的面積大約是多少平方米呢?(隨機在黑板上板書:6~12,9左右。)
引導交流估算的方法。
學生可能有三種情況:1、33=9,把3.6和2.8分別看成和它們比較接近的整數,把3.6看小,把2.8看大,所以結果是9平方米左右。2、43=12,把3.6和2.8看成跟它們最接近的整數,把兩個數都看大了,所以結果比12平方米要小。3、3.63=10.8,面積和10.8平方米接近,但比10.8平方米要小。
師:通過估算我們都認為:房間的面積一定比12平方米(或10.8平方米)小,并且在9平方米左右。究竟等于多少呢?那得計算看看才知道。
【設計意圖】在計算前的估一估,讓學生體會的在計算結果要求不是十分精確的情況下,可以對結果的范圍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發展學生的數感,同時也為后續的探究活動乘積的結果正確與否提供的支撐。
2、自主探索算法
師:小數乘小數雖然我們還沒學,但老師相信肯定難不倒我們同學!請你運用學過的知識自己試著用豎式計算 3.62.8。
(1) 比較算法。
1、關注學生的計算方法,盡可能多的收集不同的算法,正確的、或錯誤的。要求他們把計算的過程寫在黑板上。
2、給學困生提示指導:乘的時候把這兩個小數都看成整數相乘。
3、交流算法:學生可能會出現如下幾種做法:
3.6 3.6 3.6 3 .6
2.8 2.8 2.8 2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