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數乘小數”教學的前思后想
2 8 8 2 8 8 28 8 28.8
7 2 7 2 72 7.2
10 0 8 1 0 0 .8 10.08 100.8
組織交流:
①、生說。師:請你說說是分別是怎么算的?
②、互評。師:這幾種算法似乎都有各自的道理,那么根據你的理解,哪種算法可能是正確的?
③、師評。師:先看計算過程,你發現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都是轉化成了整數乘法算。板書: (轉化) 整數乘法)
再看計算結果,大家一致認為10.08是合理的答案,看來關鍵問題是積的小數位數。
(2)、闡明算理。
師:計算3.62.8的積為什么要點出兩位小數?你能想辦法說明嗎?請同學們聯系乘的過程,可以自己獨立思考、可以和同桌討論、也可以自學課本第86頁下半部分,如果還有困難也可以請老師幫助!
引導交流:把3.6和2.8看成36和28,把兩個因數都乘了10,算出的積1008就等于原來的積乘100,為了讓積不變,就要用1008除以100。
(相機課件出示算理,師小結上述算理。)
回顧反思:反思交流學生幾種做法的正誤。
【設計意圖】學生自主探索算法的過程,是學生運用已有知識經驗進行主動建構的過程,學生的探索活動難免會遇到困難,教師根據學生的需要,先讓學生進行主動的探索,搜集學生中的幾種典型的算法,在讓學生在通過生說、互評、師評的方式引導學生通過互相交流,初步理解算法。對算理的闡述是本節課的難點,設計時尊重學生學習方式的多樣化及個性化的特點,讓學生主動嘗試著解決。讓學生在互動交流的過程中回顧自己的算法,并進行有根據的解釋說明,讓算理的教學從學生的需要出發,進行有效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