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式統計表
師:(ppt出:)
想一想,這里的“總計”與第一行“合計”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生:合計的是每個小組男女生人數的和,總計的是4個小組男生總數,女生總數,還有總人數。
師:“總計”與“合計”交叉的那一格里是什么數? 生:總人數。
你覺得這里的總計人數可以根據哪些數據來填寫?
可以用男生總人數加上女生總人數;也可以用4個小組的總人數來算。
(出示空表)師:回憶一下剛才我們是怎么填寫這張統計表,應該先填哪些數據?
生:先填已經知道的數據。4個小組的男生、女生人數再填合計人數最后填總計人數。
交流出示完整的:東關小學五(1)班社團活動人數統計表
師:“18”是怎么得來的?表示什么意思?“14”呢?總計“39人”如何得到?
師:你覺得這張統計表與剛才的幾張統計表比較,有什么優點?
生:能一眼看出哪一組的人數最多,不用一會兒看這一張,一會兒看那一張了。
生:畫起來比較方便,原來要畫4張統計表,現在只要畫1張了。
生:看到的信息更多了。
師:現在我們能不能很快解答剛才的問題啊?還知道什么呢?(生成的信息重點講)
剛才的每張統計表都只反映一個社團小組的男生和女生人數,而現在這張新的統計表,不僅便于比較各組的人數,而且能看出四個小組的整體情況,便于總體分析,像這樣的統計表,我們稱它為“復”式統計表。(師板書)
對于同樣的統計內容,復式統計表還可以制作成這個樣式:你還能看明白嗎?有什么變化?什么情況下用什么?紙張的大小、方向。
4.變化。
如果有10個社團小組,制作成復式統計表,你覺得哪一種樣式更合適?為什么呢?
三、變式練習,舉一反三
1、師:介紹奧運會?
師:我們來了解一下中國選手在近幾屆奧運會獲得獎牌的情況。出示:信息。
第 25 屆:金牌 16 枚,銀牌 22 枚,銅牌 16 枚;
第 26 屆:金牌 16 枚,銀牌 22 枚,銅牌 12 枚;
第 27 屆:金牌 28 枚,銀牌 16 枚,銅牌 15 枚;
第 28 屆:金牌 32 枚,銀牌 17 枚,銅牌 14 枚。
你能把上面的數據填寫在統計表里嗎?
出示:中國體育代表團奧運會獲得獎牌情況統計表
誰來說一說這張統計表填寫的順序?
學生填寫并交流:反饋錯誤情況:
1、原始數據填錯——提醒要細心;
2、算錯——怎么錯的;
3、單位多寫了——表頭中就有,不需要
出示正確的:從這張統計表中你能了解什么信息啊?(提問:這幾屆一共獲得多少枚獎牌?金牌?)
在29屆奧運會上我國奧運選手奮勇拼搏,取得了輝煌的成績!
出示:29屆結果:金牌51枚、銀牌21枚、銅牌28枚。
我們把29屆的內容加進去以后哪些地方需要修改?(要充分說一說,有條理)
2、2005中日兒童身高比較統計表
比一比,1937年中日兒童的身高,哪個高?1955年呢?1965年呢?
據資料介紹,日本年輕一代的身高已略高于我國。2005年統計的全球男子(20歲-25歲)平均身高中日本排名第29位(170.7厘米),中國排名第32位(169.7厘米)。發現營養和運動。
你想對我國兒童的現狀提什么建議?
師:觀察這張統計表,它與前面的復式統計表相比,有什么不同? (沒有“合計”和“總計”)猜猜這是為什么?平均身高不可以相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