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長方體》
教學目標:1、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長方體以及它的直觀圖,知道長方體的面、棱、頂點以及長、寬、高的含義,掌握長方體的基本特征;
2、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經歷猜想、操作、驗證、討論、歸納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概括能力及空間觀念,發展數學思考;
3、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圖形學習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感受圖形學習的價值,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通過多種數學活動探究長方體的特征;充分認識直觀圖;理解長方體的長、寬、高與每個面的長、寬的區別。
教學過程:
一、調動經驗、引發沖突、揭示課題:
1、出示平面圖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問:這些是什么圖形?
2、調動經驗,沖突中引出長方體,揭示課題。
提問:你家的冰箱是什么形狀?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形呢?
談話:老師也帶來幾個物體,(一一出示)
3、揭示課題:像這樣的形狀也是長方體,今天我們就來深入認識長方體。(板書)
二、認識長方體特征:
(一)面的特征、直觀圖:
1、提問:長方體有幾個面呢?這樣的面是什么形狀?數一數,記在作業本上。
指答:誰能有順序地數出長方體的六個面?為什么要這樣數呢?你把它的六個面分成了幾組?(板書)
講授:這些叫做相對的面。
提問:這些相對的面有什么特征呢?(板書)拿出你準備好的長方體,一邊摸,一邊數,感受一下相對的面是否完全相同。
2、引導學生觀察長方體。
提問:長方體既然有六個面,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一次最多能同時看到及格面呢?把你的長方體拿穩,試著觀察一下。
指答多人:你看到了哪幾個面?
集體觀察實物投影,從不同角度觀察能看到幾個面。
3、長方體直觀圖畫法。
講授:從某一個角度出發,我們最多只能同時看到長方體的3個面,所以在數學中,我們畫長方體通常這樣畫。(著重對虛線提問)這就是長方體的直觀圖。
4、在直觀圖中找長方體的六個面,同桌交流,在作業紙上找一找。
(二)認識棱的特征:
1、由面的相交引出長方體的棱。
引導觀察:長方體中一些面是相對的,還有一些面是相鄰的,比如上面和前面,它們怎么了?
講授:我們把兩個面相交的線叫做"棱"。(板書)出示長方體框架,指導學生觀察"棱"。
提問:長方體一共有多少條棱呢?在你們的直觀圖上有順序地數一數,紀錄下來。指名上臺數。
2、談話:剛才我們已經了解了長方體6個面的特征,它的12條棱又有哪些特征呢?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再和同桌交流。
指答,板書(相對的棱長度相等)。提問:你能在直觀圖上表達你的意思嗎?拿出長方體,一起摸摸。
(三)認識頂點:
1、揭示頂點概念,數頂點個數。
談話: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知道了長方體相對的棱長度相等。你們發現沒有,有一些棱也相交了。我們三條棱相交成的點叫做"頂點"。請大家試著在直觀圖上數出有多少個頂點。
(四)認識長、寬、高:
1、揭示長、寬、高概念。
講授:一個頂點由三條棱相交而成,數學中把長方體相交于同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寬、高。(對照直觀圖板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