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單元:分數加法和減法 教案
八單元:分數加法和減法課題一: 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1)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80頁例1、“試一試”和“練一練”,練習十四的第1-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探索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的過程,能正確計算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2、使學生在聯系已有的知識經驗探索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感受“轉化”思想在解決新的計算問題中的價值,發展數學思考。
3、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感受數學學習的挑戰性,體驗成功學習的樂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能正確計算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教學過程:
一、 學習例1
1、讀題列式
(1)指名讀題并根據題意列式。
(2)提問:為什么這樣列式?(啟發學生解釋自己列式的思考過程)
(3)揭題:這是一道分數加法算式。因為相加兩個數的分母不同,所以叫做異分母分數的加法。(板書:異分母分數的加法)
2、探究計算
(1)提出問題:以前我們曾經學過同分母分數的加法,那么異分母分數的加法該怎樣計算呢?
(2)指導分小組操作:折一折,涂一涂,分別表示出1/2和1/4,再看看1/2和1/4相加的和是多少。
學生分組操作,教師巡視
交流:你能根據操作的情況說出1/2加1/4的得數是多少嗎?
追問:你是怎樣看出1/2加1/4的得數是3/4的?把涂色部分看作3/4時,原來的1/2被看作了幾分之幾?想一想,計算1/2+1/4時,先要做什么?
明確:計算1/2+1/4時,先要把1/2和1/4通分,把它們轉化成同分母的分數。
(3)按剛才討論的方法,完成例題中的填空。
交流學生填空、計算的情況。
討論:把1/2和1/4轉化成同分母分數的過程應用了什么知識?(分數的基本性質)怎樣應用分數的基本性質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法的?(通分)
二、學習“試一試”
1、提出要求,讓學生獨立進行計算
2、學生完成計算后,組織討論:
(1)例題學習的是異分母分數的加法,5/6-1/3是計算異分母分數的——(減法)(在已經板書的“異分母分數的加法”后添上“和減法”,完成課題的板書)
(2)計算5/6-1/3時,先要做什么?想一想,通分的目的是什么?5/6-1/3的得數是多少?作為得數3/6和1/2,哪個更簡潔?應用什么方法可以使3/6化成1/2?
指出:計算結果如果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
(3)你是怎樣計算1-4/9的?怎樣想到把1轉化成9/9的?
指出:計算1減幾分之幾時,先要根據減數的分母,把1轉化成與減數同分母的假分數。
3、提出:你會驗算上面的兩道題嗎?你打算怎樣驗算?
交流后:讓學生各自驗算,確定上面兩道題的計算結果。
4、引導學生總結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1)提出要求: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要注意什么?
(2)在學生充分交流的基礎上,明確: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時,要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數加、減法進行計算;計算結果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計算后要自覺進行驗算。
三、做“練一練”
1、學生按要求獨立計算,并驗算。
2、重點討論7/12+1/4的計算過程,提醒學生把計算結果約成最簡分數。
四、做練習十四的第1-4題
1、做第1題
學生按要求涂色,并寫出得數。
要求學生結合圖形解釋:為什么1/5+3/5等于4/5?1/4+3/8等于5/8?
明確:分數單位相同的分數可以直接相加;而分數單位不同的分數,由于不能直接相加,所以先要把它們轉化成相同單位的分數,也就是要先通分,再相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