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的反彈高度說課稿
一、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小學五年級數學(下冊)球的反彈高度。
這部分內容是結合分數的基本性質和此前學過的分數其他知識的教學安排的實踐活動課。根據教材內容,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過實驗收集數據,在用分數表示球的反彈高度與下落高度關系的過程中,進一步了解分數在學習實驗中的應用,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2、讓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體會與他人合作的價值,提高合作能力。
3、使學生在親歷對實驗數據進行教學處理的過程,感受實驗研究的科學性和數學結論的嚴謹性,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4、為了使學生能比較順利地達到教學目標,我確定了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經歷測量、收集數據解決問題的過程,教學難點是球的反彈高度與下落高度之間的分數關系,及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二、從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認識規律出發,為了更好的突出本課的教學重點,化解難點,我采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直觀演示,操作發現,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再讓學生動手操作討論,使學生在豐富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探索新知,理解新知,應用新知,從而鞏固和深化新知。
(2)分層教學,得出結論:教師通過設疑,指明學習方向,營造探究新知的氛圍,有目的,有計劃,有層次地啟迪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在觀察、測量、分析、比較、討論、研究、歸納等活動中參與教學全過程,從而達到掌握新知和發展能力的目的。
三、本節課我主要設計了四個教學程序: (1)談話導入、引出問題 (2)實驗探究、解決問題(3)聯系生活、感受應用 (4)回顧總結、拓展延伸
(一)談話導入、引出問題
(1)首先上課開始提問:同學們,今天我們帶來許多球,體育課上同學們都喜歡玩球,今天這節課我們用數學知識來玩球,有興趣嗎?
(2)其次從孩子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通過拍球說一說有什么感受。引出:“這些球從高處落地后會怎樣呢?在正常情況下,球的反彈高度會不會超過下落高度?”等問題,
(評價: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找準了新知識起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
(二)實驗探究、解決問題:在這里我設計了兩個環節。
第一環節:第一次分組活動、收集和分析數據、得出結論
帶著問題實驗操作:研究同一種球從不同的高度下落,它的反彈高度。先讓學生看懂書上的示意圖,交流實驗步驟以及注意點。1. 定統一下落高度:100厘米、120厘米、150厘米2. 落:注意球的上沿與高度標記齊平。3. 組員分工:落球人員,測量人員,觀察人員,記錄人員.4.觀察,記號,量一量:注意,取整厘米數、計算并小組討論。緊接著組織學生實驗操作,寫出實驗數據并計算。再接著讓學生根據表格內容讓學生在小組內,展開討論,學生會發現:小結:同一種球從不同的高度下落,它的反彈高度是不一樣的,但表示同一種球的反彈高度與下落高度關系的分數大致是一樣的,也就是彈性是一樣的。
第二環節:研究不同的球從同一的高度下落,它的反彈高度。學生根據第一次的實踐經驗展開第二次合作實驗,在小組合作的基礎上,學生自主探究得出結論:不同的球從同一個高度下落,其反彈高度一般是不同的,同時表示相應反彈高度與下落高度關系的分數自然也就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