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數乘法 第2課時(通用3篇)
小數乘法 第2課時 篇1
第七單元 小數乘法和除法(一) 第2課時
教學內容:小數點向右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第69、70的例2、例3,試一試,練一練,練習十二第4-7題
教學目標:
1、理解并掌握由小數點向右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能應用規律正確口算一個數乘10、100、1000……的積。
2、在探索規律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比較、歸納、概括的能力和主動探索數學規律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探究并學會由小數點向右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
教學準備:教學光盤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改錯(學生作業中出現比較典型的錯題)
1、位數問題:不考慮小數點,列豎式的時候位數多的寫在上面計算較簡便。
2、小數點的問題:用豎式計算的時候,開頭(題)、結果是出現小數點的,中間的過程是沒有小數點的。
學生在計算的過程中是否 也有帶上小數點。
3、對齊問題,列豎式受到小數加減法的干擾,是否有將小數點對齊。
4、化簡問題:計算的結果沒有化簡的情況是否會出現。
舉例說明。針對學生出現的問題一一列舉。
二、學習新知:
通過預習,你知道今天的小數乘法要乘很特殊的數,什么數?(10、100、1000)
指出:這解課我們就要來研究小數乘10、100、1000有什么規律
1、計算5.04×10
請你用你已會的方法算一算,得出:50.4
觀察:5.04→50.4
什么不變?什么變了?(數字及順序不變,小數點的位置變了。)
小數點怎么變了?
學生回答后板書:向右移動一位 ×10
2、再分別計算5.04×100,5.04×1000,發現規律,板書結論:
向右移動兩位 ×100
向右移動三位 ×1000
注意乘1000,需要把小數點向右移動3位,位數不夠要“補0”
指出:補0是小數乘法中的特殊處理,需重視。
3、猜想:如果是乘10000,小數點應該怎樣移動?
小結:小數乘10、100、1000只要把小數點向右移動,你看出小數點位置是怎樣移動的?
(移動的位數和0的各數是一樣的。)
4、鞏固練習:
(1)第70練一練第1題,填寫下表。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交流并有選擇的說說思考方法。
(2)第70練一練第2題,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數,再指名說說你是怎樣想的。(題略)
三、利用新知單位換算:
1、出示例3,學生讀懂題。
說說這題的思考方法:就是分別乘1000,需要把小數點向右移動3位。
學生獨立完成。交流。
指出:單位換算的時候,千克和克的進率是1000,大單位到小單位時需乘進率,也就是把小數點向右移動3位。
2、鞏固練習:
(1)第71第4題,直接寫出得數。
學生獨立完成,并指名交流。
(2)第71第5題,指出:上一題是明確乘10還是100或是1000,而該題沒有明確的告訴,所以每做一題之前先要想清楚進率是多少。
學生獨立完成后指名交流。
3、學生讀題,并列式完成第6、7題。
四、布置作業:練習十二第 5題。
小數乘法 第2課時 篇2
第七單元 小數乘法和除法(練習課) 第3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學生能夠進一步理解小數乘整數的方法,熟練進行小數乘法的比算和口算計算。
2、進一步理解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兩位、三位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并能熟練運用此規律進行單位名稱的改寫。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小數乘整數。
1、說說小數乘整數的筆算方法。列豎式時需要注意什么問題?積的末位需要注意什么問題。
列豎式時,只要將兩個因數的末位對齊就可以了,在筆算乘法時,先按照整數乘法的方法進行計算,得到積后看因數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末位向向前點上幾位小數;積的末位如果有0,要化簡。
2、口算練習:
出示題目:
0.7×3 0.18×0= 0.5×5= 0.8×2 0.9×4 0.18×5
學生直接說答案,并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3、筆算練習
出示0.78×8 2.34×45 0.25×34
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分析錯誤的原因。
4、根據123×48=5904
1.23×48 123×0.048 12.3×480 123×4.8
學生口答,說說是怎樣算的?
5、看誰做得又對又快。
23×2.9 3.25×1.2 4.8×1.5
二、復習計量單位的進率
1、回憶:我們以前學過哪些計量單位?
長度單位 重量單位 面積單位 容積單位
他們之間的進率各是多少?
學生口答,老師板演。
長度單位:千米(×1000)米(×10)分米(×10)厘米(×10)毫米
重量單位:噸(×1000)千克(1000)克
面積單位: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容積單位;升(×1000)毫升
三、小數點向右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
1、出示:0.1023,
討論小數點向右一位、兩位、三位、四位……小數發生什么變化?
2、想一想,括號里可以填上什么數。
0.05×( )=0.5 0.375×( )=375
0.132×( )=13.2 0.04×( )=78
6.001×( )=60.01 0.078×( )=78
7.53×( )=7530 1.2×( )=120
學生口答并說說是怎樣想的?
四、單位換算
1、單名數改寫
0.72米=( )厘米 0.52升=( )毫升
1.65噸=( )千克 7.6厘米=( )毫米
7.6厘米=( )毫米 0.07平方米=( )平方分米
5.675千米=( )千米 2.1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學生口答,說說想法。
2、將小數改寫成復名數。
1.05噸=( )噸( )千克 7.03元=( )元( )分
3.07米=( )米( )毫米 4.2升=( )升( )毫升
6.07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分米
學生獨立完成,討論名數改寫的方法。
四、解決問題
1、在35的末位添1個0,這個數是原數的多少倍?比原來增加了多少倍?
2、修一條水渠,10個工人一天能修0.4千米,照這樣計算,10000個工人一天能修多少千米?
學生先試做,再集體討論。
小數乘法 第2課時 篇3
第七單元 小數乘法和除法 第1課時
教學內容:小數乘整數,第68、69頁,練習十二第1-3題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會用豎式進行計算。
2、能在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培養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能力,感受數學探索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探究并學會小數乘整數的計算。
教學準備:教學光盤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曾做過這樣一個判斷:小數加減法意義和整數加減法意義相同。這句話對嗎?為什么?
(要相同數位對齊再加減;滿十進一……)
通過預習,你知道今天要學什么?
板書課題:小數乘整數
二、學習新知:
1、觀察例題圖,說說夏天和冬天不同的西瓜價錢:0.8元和2.35元。
同樣買3千克西瓜,花的錢一樣么?為什么?(總價=單價×數量,單價不同,總價不同。)
分別列式:0.8×3= 2.35×3=
(1)說一說0.8×3表示什么意思?
(3個0.8相加。)
用連加的豎式算一算(豎式略),得到和:2.4
如果用乘法算呢?板書豎式時問:乘數3寫在哪個數字的下面?為什么?
強調:3要對齊末尾的數字寫。板書:末尾對齊
算一算:先不看小數點,算三八二十四,寫好24后,再點小數點,還是一位小數,2.4
(2)學生試一試:2.35×3=
指名板演,檢查。
(3)如果再多一問:同樣3千克西瓜,冬天比夏天多花多少錢?
你準備怎么做?
方法一:直接用剛才的兩個結果減一減,強調“相同的數位對齊”。
方法二:先算出一千克相差的錢,再乘3。
比較兩個結果,應該是一樣的。
對比:(1)小數加減法“相同的數位對齊”,小數乘法“末尾對齊”。
(2)一位小數乘整數結果還是一位小數,兩位小數乘整數結果還是兩位小數。
2、補充:
如果是買25千克西瓜呢?請你分別算出夏天和冬天所付的錢數。
學生練習,老師巡視。注意以下幾種典型的錯誤:
(1)豎式:0.8乘25。比較后得出結論:先把小數當成整數,位數多的寫在上面計算比較簡便。
(2)豎式:2.35乘25。注意豎式里,中間的乘是沒有小數點的。
注意:第1題在算的時候,化簡后就不再是一位小數了。
三、鞏固練習:
1、試一試
2、練一練: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并講評。
2、根據148×23=3404,直接寫出下面各題的積:
14.8×23= 148×2.3=
148×0.23= 1.48×23=
指名說說直接寫得數的依據。橫著比較:為什么兩題的算式不同結果卻是一樣的?
四、布置作業:
第71第1~3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