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復雜的小數乘法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3頁的例3、例4,第3頁下面的“做一做”,練習一的第10~13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掌握在確定積的小數位時,位數不夠會用0補足.
2.使學生初步掌握“當乘數比1小時,積比被乘數小;當乘數比1大時,積比被乘數大.”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練習一的第10題.
全班學生一起做,教師記一下時間,看有多少學生3分鐘能做完.教師要注意提醒學生不能只圖快,看誰都能做對.
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確定積的小數位數的.
2.復習上節課學習的小數乘法的計算法則.
先讓兩個中等水平的學生說一說.說得不完全的,其他同學進行補充.
3.把下面各數縮小1000倍.
12.5 256 10 3
二、新課
1.教學例3.
教師:“我們上節課學習了比較簡單的小數乘法,今天繼續學習比較復雜的小數乘法.”
出示例3.指名說一說應該怎樣寫豎式、每一步怎樣計算.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豎式.在點小數點時,可以讓學生討論該怎樣點.
教師可以適當啟發、引導.如:
“根據被乘數、乘數的小數位數,積的小數位數應該有多少位?”(5位)
“現在積的位數是幾位?”(3位)
“位數不夠應該怎么辦?”(用0補足)
“怎么補?”(補在積的前面)
“要補幾個0?”(補兩個0)
“積末尾的0是在點小數點前去掉,還是在點小數點以后去掉?”(在點小數點以后去掉)
如果班里的學生程度較好,也可以先讓兩名學生在黑板上板演,其他學生獨立計算,然后再集體討論怎樣點小數點.
2.教學乘法驗算.
教師:“我們在整數乘法中已經學過用交換兩個因數的位置再乘一遍的方法進行驗算,同學們能用這種方法對例3進行驗算嗎?”
學生獨立驗算,教師巡視,集體訂正.
3.教學例4.
出示例4.指名讀一遍題目.
教師:“這道題應該用什么方法計算?”(乘法)
“怎樣列式?”(18.5×2.4)教師板書:18.5×2.4
“這個算式的意義是什么?”(是求18.5的2.4倍)
“還可以怎樣說?”(是求18.5的2倍和18.5的十分之四合起來是多少)
讓學生獨立計算,教師巡視,集體訂正.
4.教學小數乘法的積和第一個因數比較大小.
教師:“同學們觀察例3和例4,分別比較一下它們的積和第一個因數的大小.”(例3的積比第一個因數小,例4的積比第一個因數大.)
“再觀察這兩道例題的第二個因數與1是怎樣的關系?”(例3的第二個因數比1小,例4的第二個因數比1大.)
“第二個因數比1大或比1小對積的大小有什么關系?”(當第二個因數比1小時,積比第一個因數小;當第二個因數比1大時,積比第一個因數大.)
5.基礎練習.
做教科書第3頁下面的“做一做”.
先讓學生判斷一下,乘得的積要比第一個因數大還是小.
然后學生獨立計算,教師巡視,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集體訂正時,讓兩名中等水平的學生說一說是怎樣算的.
三、鞏固練習
1.做練習一的第11題的前兩道題.
學生獨立計算,教師巡視,個別輔導,集體訂正.
2.做練習一的第12題.
讓學生獨立判斷.集體訂正時,對每一道小題都指名讓學生說一說道理.特別對判斷有錯誤的學生,要讓他們說一說是怎樣想的,并讓他們知道自己為什么錯了.
對學有余力的學生,可以讓他們做練習二十的第20題.
四、小結
教師引導學生回憶小數乘法的計算法則以及本節課所學的內容.
五、作業
練習一的第11題的后四道題,第13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