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長相思
(2)自由朗讀體會。
(3)交流匯報,扣住“見秋風”“意萬重”深化對詩文的感受。相機指導朗讀。
五、對比梳理,整體朗讀。
1.總結:兩位不同朝代、不同身份的作者因為不同的原因離開了家鄉,在不同的環境中又因為不同的緣由觸動他們共同的情感——這就是思鄉。
2.朗誦兩首詩詞。營造情境,引讀朗誦,體會情感,表達感情。
六、作業設計
1.背誦、默寫兩首思鄉的詩詞。
2.積累摘抄課外的思鄉的詩詞。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長相思》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詞。
2.通過看注釋、查閱資料、邊讀邊想象等方法理解詩詞的大意及重點詞的含義,能用自己的話講述詩句的意思。
3.體會作者的思鄉之情,揣摩作者的表達方法。經過對比學習,體會出兩首詩詞都表達了作者的思鄉之情,但思鄉的緣由、表達的方式、語言特點是不同的。
【教學重點】
學習作者通過細致入微的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來表達感情的方法,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的情感,領悟一些表達方法。
【教學流程】
一、背誦、默寫兩首古詩。
二、學習《長相思》
1、看插圖,說詞意。
2、討論:
(1)抓意象,山水風雪行。
◇說說“山一程,水一程”、“風一更,雪一更”的意思。(舊時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約兩小時。)
◇想象“山一程,水一程”、“風一更,雪一更”的情景。
◇能用自己的詞語形容“山一程,水一程”、“風一更,雪一更”嗎?(千山萬水、風雪交加)
◇指導朗讀,通過回返復沓的朗讀讀出邊塞軍旅的千辛萬苦。
(2)品意蘊,故園無此聲。
◇“此”是什么意思?“此聲”是指什么聲音?在什么情況下發出這樣的聲音?這樣的聲音這樣的情景會帶給你怎樣的感受?
◇頂頂帳篷,點點燈火,本該是多么豪邁多么壯觀!然長途跋涉之后,在這樣一個野外宿營的寒夜里,卻要聽著寒風朔雪的嘈雜聲,叫人怎能安然入睡?指名朗讀這首詞。
◇“故園”指什么?“故園無此聲”,故園沒有什么聲音?故園有什么?想像說話。
◇故園沒有這樣的風雪交加,故園不會這樣的臥不成眠,故園不會這樣的寒冷孤寂;故園,有的是寧靜詳和,有的是親人關愛,有的是溫暖舒適……這一切的一切交織在一起,融成了一個字,一個包容作者此時心中一切所想所思的字,那就是——碎。帶著心碎的感覺讀下闋。
◇從這一個“碎”字,你讀出了作者一顆怎樣的心?再讀下闋。
3、有感情的朗讀全詞。
三、總結三首詩詞,整理對比學習本課的思鄉詩詞。獨立或合作學習收集到的詩詞,完成下面表格中的空格。(整理表格如下)
題目 作者 背景 思鄉緣由 作者表現表達特點
泊船瓜洲 王安石 奉詔入京 春意濃 追問明月 借景抒情 直抒胸臆
秋思 張籍 客居洛陽 見秋風寄寫家書 敘事抒情 含蓄感人
長相思 納蘭性德征旅途中 遇風雪輾轉難眠 寫景敘事 傾訴心聲 四、布置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