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教學實錄及反思
生1:傷心欲絕。
生2:悲痛
師:那剛剛四位同學讀的不足之處在哪里知道了嗎?
生1:讀的太快了。
生2:沒有感情。
生3:沒有節奏。
師:你們說的很到位,我們現在知道怎么讀了,那我們就一起把這首朗誦一遍。
生朗誦一遍后,師:我覺得我們的感情還不夠豐富,再來一次,這次要感情更加充沛。
既然已經知道了四位學生的不足,何不讓這四個人再來讀一遍,這樣的對比讓學生的印象不是更深刻嗎?可是我并沒有注意到這一點。
三、理解詩的意境
1、師:我們已經知道了這首詩是寫作者在洛陽城里思念家鄉,那作者具體是怎么來刻畫的呢?我們一切來品讀。“洛陽城里見秋風,欲做家書意萬重”。洛陽城里秋風陣陣,這里老師有一個問題想請同學們來幫老師解決,我只知道秋風可以感受、觸摸,但是我從來沒有見過秋風是什么樣的,誰來幫我解決這個難題。
生:秋風就是說作者在秋天里思念故鄉。
師:那為什么用“見”呢?(生沉默)秋風吹來,讓人感覺到陣陣涼意。黃葉紛飛,綠色開始消失,代表希望的綠色不再,到處是枯萎的景象,這種景象給人一種什么樣的感覺。
生:悲慘。
師:換個詞說,也就是凄涼。秋風帶來的這種凄涼景象是到處可以見到的,所以作者說洛陽城里見秋風。在這種凄涼的鏡像中,作者更加不由自主的思念起家鄉的親人,于是他——
生:要寫一封信給遠在家鄉的親人。
師:是的,他要寫一份家書給親人,如果你是作者,你會怎么來寫這封家書呢?
生1:報平安。
生2:告訴他們不要擔心我,我很好。
生3:告訴他們,我把事情辦完了就回家,現在不用等我。
師:你們都是好孩子,知道遠在為親人著想,不讓他們擔心了,如果我是作者,我也會這么說。可是詩中,作者是怎么寫的呢?
生: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師:你們剛剛不是說只是給家人報平安嗎,為什么現在又擔心匆匆忙忙沒把要說的話說完呢?
生1:看看自己有沒有寫一些讓家人擔心的話。
生2:想想自己想說的話有沒有寫完,讓家人安心。
生3:因為太久沒有見到家人,想跟他們說很多很多的話。
師:我明白了,原來作者是擔心自己沒有有沒有說一些不該說的話而又把封好的信拆開,好讓家人放心。作者在外面的這種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感情人讓我們不得不感動,但更多的是為他感到難過,帶著難過的心情我們再把詩朗誦一遍。(朗誦兩遍)
生朗誦完后,劃節奏,加著重號的藥重讀。
秋思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做/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這里著重要讓學生理解的詞是:“復、又”,可是在理解的時候并沒有落實這個教學目標,只是讓學生自己讀讀就過了。
四、拓展延伸
1、師:回想一下我們上節課學的詩,跟這節課學的有什么不一樣?
生:前面一首有寫很多景物,今天學的卻沒有的。
師:那我們前面一首詩叫什么——
生:借景抒情詩。
師:今天我們學的這首詩是一個小故事,講的是作者秋天在洛陽城里思念家鄉發生的一些事情。這種記敘一件事情的詩叫做敘事抒情詩。
這里給學生介紹敘事抒情詩這個概念有沒有必要呢?內容會不會太深了,這都沒有考慮到。
2、師:既然這是一個小故事,那我們就可以把這首詩改編為一個小故事,我們先把詩仔細的讀一讀,然后改編為一個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