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三首-泊船瓜洲》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背會默寫《泊船瓜洲》,激發學生在口語和書面語表達中引用詩詞的興趣。
2.通過看注釋、查閱資料、邊讀邊想象等方法,感知詩詞的大意,體會作者的思鄉之情;初步了解思鄉詩詞的一般特點。
3.通過對古詩的學習,體會作者對家鄉思戀、摯愛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品味語言,積累并內化詩句,體會作者懷鄉思親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讀懂詩人有家不能還的心境。
【自主學習題綱】
一、正確流利的讀古詩。(多音字要讀準并且知道為什么這樣讀。方法①查字典了解意思②結合句子了解)
二、查閱作者資料和了解寫作背景(要求選擇重點能用自己的話介紹出來。)三、日積月累
1、多音字組詞;2、形近字組詞;3、除課本注釋以外的不理解詞語的解釋。四、古詩理解
1、讀懂了什么?2、提出不明白的問題(至少一個)
五、學習目標希望自己通過學習達到的目標。
【教學過程】課前交流:請同學們先在小組內交流預習題綱
一、相機導入,揭示課題。
1、回顧曾經背過的表達思想情感的古詩
通過課前的預習,相信同學們已經發現了,我們將要學習的古詩詞都是表達什么情感的?(思鄉),像這一類的古詩你還記得有哪些?背給大家聽聽,那你知道是什么惹得詩人思念自己的家鄉嗎?
2、教師總結揭示課題
是的,雖然引起詩人思念家鄉的事物不同,但表達的情感卻是相同的,那就是思鄉情!她像血液一樣,流淌在我們民族的歷史長河中。由古至今,從未間斷。
今天我們將繼續誦讀這一類的詩詞。這節課先來學習《泊船瓜洲》。
(板書課題《泊船瓜洲》)
二、展示交流,讀通古詩。
1、根據你們以往的經驗,學習古詩應該完成什么目標呢?學生自由表達后教師總結歸納:(①理解詩意;②品悟詩情;③熟讀成誦。)
2、讀學習古詩首先要做到正確流利的讀出來,你做到了嗎?
教師多種方式檢查讀,確保全體學生都會讀。
3、檢查多音字并相機做自學提示第一題。
4、你在預習中還做了什么?我請一個小組來匯報:
教師提示:要認真傾聽,同一方面的不同內容可以隨時補充,但不要重復①詩人王安石的資料及其他背景資料。②形近字③重要的單個詞的意思④不理解的詞語的意思或問題
5、是不是同學們都像這些同學預習的這樣呢?請同學們拿出桌洞里的練習題,做上面的自學提示部分第二題。
借助此題達到三個目的:①為什么這樣填?②相機理解“間”的讀音和詞意問題。③結合此圖理解前兩句詩句的意思,會用自己的語言說詩意。
三、抓住詩眼,品悟詩情
讓我們踏上王安石的那條小船,去品味詩人那份濃濃的思鄉情吧。
1、請同學們用心讀讀此詩,多讀幾遍,標出來你認為最能表達作者思鄉情感的詞句。
2、學生自學后交流
(一)品讀“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1、這兩句中,你從哪個字中讀出了什么?
抓住“一水”“只”對比滾滾長江水和數重山體會作者明明離家很遠卻覺得很近的這種感覺,從而讀懂因為思念才讓天涯變成了咫尺,并嘗試讀出詩的味道。
2、補充王安石在這次赴京途中的其他詩作中的詩句“青松十里鐘出路,只隔西南一片云。”體會同樣的感情。
3、教師總結再引讀:是啊,詩人雖然身在途中,卻心系家鄉,即使離家再遠,也覺得家鄉就在眼前。我們齊讀——“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