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與子》情景式教學案例與分析
師生齊讀:“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無比幸福地緊緊擁抱在一起。”
師:大家認為這位父親了不起嗎?(板書:了不起)讓我們先來認識這位父親。大家都覺得這位父親了不起, 那些周圍的人們, 那個孩子的父親就更加覺得這位父親了不起了。我們相信他們之間一定會談論些什么或者對這位父親說些什么,下面就請你們續寫這篇課文。假如你是其他那14個孩子的家長中的一員, 此時你會對這位父親說些什么呢?把你們對這位父親的敬佩之情融人在文字中。(學生快速地寫著自己的感受,教師巡回指導。)
師:請已經寫完的同學來給大家讀一讀你寫的感言,好嗎?還沒寫完的同學也可以按自己的思路來交流你所設想的感言。(請2-3位學生交流自己所寫的感言,然后讓他們找出自己用來表達對這位父親敬佩之情的詞語,并板書。學生會使用“堅持不懈” “堅強”、 “堅守承諾”、“永不放棄” 等詞語。
【分析】教學一開始,以剛剛發生的5·12大地震導入,結合視頻、圖片,創設情境,將學生的思緒拉向了地震的慘烈現場。又在此情景下提出問題,表面上看是讓學生來猜測老師將會提出什么問題, 實質上是教師通過學生的猜測結果來更好地把握學情,了解學生對課文的把握程度,以便于后續的教學環節更好地結合學生的實際。教學中,布置學生寫感言,而且是要求以其他14位學生家長的“ 身份” 來寫, 這種“ 角色替代”的方法可以讓學生很快進人事件情景中去,感悟情景中人物的真實感受,并用恰當的語言表達出來。不僅如此,通過課堂交流學生所寫的結局,使這些發自內心的情景感受進一步在課堂上擴散,直至形成彌漫于整個課堂的情景氣氛。大家都沉浸孩子被救的喜悅中,沉浸在對這位父親的無限崇敬和無盡感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