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2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
浙江省衢州市新華小學 李小建
【教材分析】
這篇精讀課文描述了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景觀和慘遭侵略者肆意踐踏而毀滅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無限熱愛、對侵略者野蠻行徑的無比仇恨,激發人們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學情分析】
因為介紹的內容都已經消失,無法再現,教學時要注意引導學生扎扎實實地理解語言文字,并展開想象,使學生對當年的圓明園輝煌景觀有個大致的了解。可以憑借插圖,也可以通過收集有關圓明園的文字、圖片、音像資料,使學生歸圓明園有更多、更形象的了解。
【教學目的】
1、了解圓明園的輝煌和它的毀滅,使學生記住這一國恥,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
2、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說說自己的體會。
3、學會本課14個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奠定基調
1、首先請同學們看大屏幕:
同學們,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他們奪我珍寶,毀我園林。為了銷毀罪證,三千多名侵略軍奉命在園內放火。大火連燒三天、煙去籠罩整個北京城。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就這樣被化為灰燼。
2、出示課題:
今天我們就來共同學習《圓明園的毀滅》。
(板書課題。)
二、激發情感,深化感悟
1、體會圓明園“不可估量”的價值:
⑴ 課件:
(五幅圓明園廢墟圖。)
這一座座廢墟已經在風雨中佇立144年然而卻只圓明園的一角。看著畫面你有什么感受嗎?把這種感受帶到歌中讀一讀。
⑵ 齊讀課文第1自然段:
圓明園的毀滅可以說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那么,“不可估量”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圓明園的毀滅是不可估量的損失呢?讓我們把書翻開,自由讀課文。
老師發現同學讀得非常認真,那“不可估量”是什么意思?(計算不出來)為什么說圓明園的毀滅是不可估量的損失?能結合課文具體事實談談嗎?
2、緊扣課文重點,體悟情感:
針對第二至第四自然段的內容。(除了這些,你從書上還知道些什么?)
⑴ 接著學生的回答追問:書上還用哪些詞來形容這座皇家園林的?
板書:
舉世聞名。
追問:“舉世聞名”是什么意思?哪個字解釋“全”?
⑵ 圓明園憑什么舉世聞名?
板書:
“宏偉建筑”。
圓明園還憑什么舉世聞名?
板書:
“珍貴文物”
第二自然段:
看課件解決“眾星拱月”,并從中體會出圓明園的宏大。
小結:
圓明園由六代皇帝經營了150年,它的面積比現今的頤和園還要大850畝,這么大的園林,被毀了你說損失大不大?
第三自然段:
⑴ 你知道課文的哪個自然段寫了這舉世聞名的宏偉建筑?找到寫建筑的自然段自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