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碑》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8份
三、升華感情,領會主旨。
1、過渡:軍需處長的身體被大雪覆蓋了,但他的崇高形象像一座無形的豐碑矗立在將軍和戰士們的心中,震憾著他們,也震著我們每一個人。此時此刻,你為什么覺得勝利一定屬于我們自己的隊伍?(引讀第十三段)
2、你對豐碑還有什么認識?(合作交流品讀的結果,老師補充:許許多多像軍需處長那樣的可親可敬的紅軍戰士,組成了一動無堅不摧、鋼鐵長城般的革命隊伍。有了這支隊伍,就能取得一個一個勝利,從這個意義上說豐碑就是,紅軍精神,就是崇高精神!
3、師生滿懷信心齊誦讀最后一段。反復讓多個學生誦讀最后一句。(課件出示這一段話,并變紅色最后一句。)
4、總結全文:只要這座豐碑在我們心中立起來,我們面對未來的種種挑戰、重重困難,難道還不能戰勝嗎?
板書:
1、品讀 2、誦讀
找讀 說讀
勝利屬于我們自己 豐碑
軍需處長 崇敬 將軍
毫不利己 鎮定 視死如歸 發怒
紅軍精神 革命精神 行軍禮
一,教學目標:
1,知識掌握目標:
(1)深入理解課文中描寫軍需處長和將軍的有關段落.
(2)弄懂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2,基本技能和一般能力培養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3,創新素質培養目標:
(1)想象軍需處長忍受嚴寒的情景,感受軍需處長的堅強意志,培養學生的創新意志.
(2)設計問題:你想對軍需處長說些什么?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及創新情感.
4,德育目標:
學習老一輩革命者為了他人,為了革命勝利,不惜犧牲自己的崇高精神.
二,教學分析與處理:
1,教材分析:
本文記敘了一支紅軍隊伍在行軍途中,一位軍需處長被嚴寒凍死的感人故事.贊揚了他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崇高精神.這是一篇文藝性較強的課文,作者所表達的思想和感情沒有明確說出來,而是蘊含在敘述和描寫的語言文字之中.學習這篇課文,一是使學生受到革命傳統教育;二是憑借課文提高閱讀速度,發展閱讀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的第七自然段,從軍需處長凍死時的動作,神態,穿著中體會他的獻身精神.
教學難點:弄懂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為何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2,學生分析:
由于課文所寫的事情距離學生生活較遠,學生很難理解紅軍當時面臨的具體困難;作者的思想感情蘊含在描寫的語言文字之中,學生理解起來也會很困難.
3,創新點:
抓住描寫軍需處長被嚴寒凍死的第七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讀,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感受軍需處長舍己為人的高尚品質.
德育點:在感受軍需處長崇高的精神之后,設計問題"你想對軍需處長說些什么",使學生在談感受的同時,受到革命傳統教育,學習老一輩革命者為了他人,為了革命勝利,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
空白點:
(1)上課開始留空白:
課前播放錄像:一支裝備很差的紅軍隊伍在冰天雪地中艱難行軍的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