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碑》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8份
問:"這支隊伍能否經受住這樣嚴峻的考驗呢?"
(2)在難點處留空白:
"為什么大雪覆蓋的軍雪處長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由學生討論.
(3)在講解結束前留空白:
在全面分析了解課文之后,播放紅軍隊伍高唱國際歌奮勇前進的錄像.
問:"這支隊伍能否經受住這樣嚴峻的考驗?"
(4)板書留空白:
黑板上畫一座石碑,石碑上的詞由學生自己提.
三,教學內容:
1,紅軍隊伍面臨的嚴峻考驗;
2,感受凍僵的軍需處長;
3,理解對軍需處長由憤怒到敬佩的將軍;
4,體會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四,教具的選擇與使用目的:
1,教具:多媒體課件;
2,目的:利用課件演示使學生親眼看到紅軍行軍的場面,感受紅軍條件的艱苦,使學生受到革命傳統教育.利用音樂配樂朗讀創造氣氛,使學生進入情境,受到感染.
五,教學過程:
教學策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操作程序:情境導入—點撥講解—閱讀感悟—合作探究—創新體驗—情感升華—反思小結—體驗作業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隨著時間的流逝會被逐漸淡忘,但有些事情我們是永遠不會忘記的,今天,我們要學的這篇課文《豐碑》所講的故事就是讓我們永遠不能忘記的,記我們把思緒拉到那艱苦的戰斗歲月:(課件演示)這是一個寒冷的冬天,狂風呼嘯,大雪紛飛,一支紅軍隊伍正在冰天雪地里艱難地前進,嚴寒把云中山凍了一個大冰坨,狂風暴雪似乎要吞掉這支裝備很差的隊伍,將軍不由地思考:這支隊伍能否經受住這樣嚴峻的考驗呢?
(二)點撥講解
1,快速閱讀1—2自然段,思考:這支紅軍隊伍面臨著怎樣的考驗?
2,引讀(字幕) 可能……可能……可能
過渡:這種種情況將軍都想到了,但是他萬萬沒想到的是他眼前會出現這樣的畫面.(出示軍需處長凍僵圖)
問:他是誰?你知道什么是軍需處長嗎?一位掌管物資發放的軍需處長被凍死,這是一位怎樣的軍需處長呢?
(三)閱讀感悟
1,學習描寫軍需處長的段落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學第七自然段.
(2)交流感受最深的句子.
(3)擴展思維:你能用一個詞來說一說,在你的心中,這是一位怎樣的軍需處長?
2,學習描寫將軍的段落
(1)自讀自悟.
(2)學生質疑問.
(四)合作探究
1,為什么大雪覆蓋下的軍需處長成了一座日瑩的豐碑?
2,朗讀體會,嘗試背誦.
(五)創新體驗
同學們,假如你也是跟著將軍在穿越冰天雪地的云中山,假如你也是與軍需處長生死與共的戰友,假如你就是課文插圖中的一位戰士,面對著被凍僵的軍需處長,你會怎么想?
(六)情感升華
過渡:一個軍需處長永遠地離去了,但是更多的軍需處長邁著堅定的步伐走來了,(課件演示:一支前進的紅軍隊伍)(放國際歌)看,這支前進中的紅軍隊伍,如滔滔江水奔騰洶涌,如鋼鐵洪流滾滾向前.聽,這腳步聲是多么堅定而有力.同學們,你們說這支隊伍能否經受住這樣嚴峻的考驗?
1,激發學生直抒胸臆.
2,領悟:如果勝利不屬于這樣的隊伍,還會屬于誰呢?
(七)反思小結:
同學們,軍需處長用自己的生命來換取戰友的生命,用自己崇高的精神感染鼓舞了戰士們.有了這種精神的部隊是偉大不可戰勝的;有了這種精神的民族是偉大不可戰勝的.同學們,假如在革命勝利后,我們要為軍需處長立一座石碑,你將在石碑上刻下怎樣的碑文呢?(板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