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碑》說課設計 5份
理解品味------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讓學生匯報初讀課文讀懂了什么,以了解學生自讀中還存在哪些問題。接著直奔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抓住讀不懂的問題,理解品味。著重理解“他的神態(tài)十分鎮(zhèn)定,十分安詳”。分這樣幾個步驟:1、通過看圖、聯(lián)系上下文、表演等方法,理解“鎮(zhèn)定、安詳”的字面意思; 2、通過過聯(lián)想補充老軍需處長犧牲時的內心活動,理解“鎮(zhèn)定、安詳”的內在意蘊,激活現(xiàn)場感,使學生入境入情;3、反復誦讀,抒發(fā)學生心中的感情;4、背誦內化課本語言;5、寫贊美的話,進行表達訓練。最后通過教師的引讀,讀懂將軍在這一過程中的情感歷程。
誦讀積累------在理解的基礎上,調動學生誦讀的積極性,及時把精美的語段背下來,已水到渠成。這一段主要采用以讀代講法,用富有激qing的引讀語言、音樂渲染,引導學生讀出真情實感,背得如出己口。
遷移運用------這一步設計了兩道練習:一是寫一段贊美老軍需處長的話,用上“濕潤、晶瑩”等詞語。二是仿照第七自然段的寫法,寫人物外貌。
附板書:
23 豐碑
神態(tài) 鎮(zhèn)定安詳
軍需處長
衣服 單薄破舊
將軍 擔心 著急 憤怒 崇敬 堅信
一、說教材
1、說課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人教版第十冊第22課《豐碑》第2課時。
2、教材簡析:這是講讀課文。記敘了紅軍長征途中一位軍需處長把自己的棉衣讓給了戰(zhàn)友,自己被嚴寒凍死的感人故事.贊揚了他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崇高精神。
3、教材內容的地位和作用:
豐碑是第七組教材的一篇講讀課文。本組教材的訓練重點是“詳寫與略寫”。學懂了這篇課文,落實了這一訓練重點,學生在今后的閱讀中不單是從文章的內容去理解文章,還懂得從材料的安排來理解文章的結構,從而也使學生知道在寫作中詳略得當?shù)剡M行寫作,安排材料。
4、教學目標的確定:
教學目標的確定應根據(jù)教學大綱,從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能力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思想品德的教育三個方面全面考慮,而且要明確具體,切實可行,符合學生的實際,以實現(xiàn)全面育人的目標。
(1)本課時的教學要求學生能弄清課文中哪些地方寫得詳細,哪些地方寫得簡略,因此,可確認為本課時的知識目標。
(2)在教學時,我圍繞軍需處長凍死時的動作、神態(tài)、穿著及將軍的情感變化的語句進行分析,從而體會軍需處長的高貴品質,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領悟了理解人物品質的方法,培養(yǎng)了學習能力,因此,理解人物品質重點的語段作為本課時的能力目標。
(3)本課時的教學,讓學生了解紅軍隊伍在行軍中軍需處長被嚴寒凍死的感人事跡,學習他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使學生從中受到教育。這是本課時的思想的教育目標。
本課時的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1)了解紅軍隊伍在行軍中軍需處長被嚴寒凍死的感人事跡,學習他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
(2)弄清課文中哪些地方寫得詳細,哪些地方寫得簡略。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七自然段和最后三個自然段。
5、教學重、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