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碑》說課設計 5份
(二)引導自主探索,激發學習情感, 使學生會學。
1、圍繞以上問題,自讀課文第三段,進一步思考:①從這段中自己讀懂了什么?②劃出最讓你感動的語句,并說說為什么感動?③提出不懂的問題。以上問題問域寬,解答距長,思維強度大,靈活性強,能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適應不同層次的學生,使每個學生都可以根據自己的讀書體會作出回答。
2、在學生自讀思考的基礎上,組織小組合作交流,匯報自學情況。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營造自主參與的氛圍,擴大參與面,不僅能使學生相互啟發,使許多問題在小組內就得到解決,還使學生在小組討論中交流思想、交流情感,培養了互助合作的精神。
3、在小組討論交流的基礎上,針對學生不能解決的問題和認識上的偏差,組織全班讀議。
首先引導學生把自己的感受和疑問分成兩類,一類是關于軍需處長的,另一類是關于將軍的。然后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細細品讀,進入情境,領悟情感,自主解疑。
第一步,品讀描寫軍需處長的語句。在學生初步感受的基礎上,教師因勢利導,抓住課文重點段第七小節描寫軍需處長凍僵了的樣子的語句,體會他的豐富的內心世界和崇高品質。我準備出示第七小節文字作如下引導:
(1)朗讀體驗,整體感受。請同學們用心讀第七小節,看著這樣一位老戰士被凍死了,你的心里有何感受?你能讀出自己的感受嗎?強化朗讀訓練,讓學生在形式多樣的朗讀中體驗、理解、感悟。
(2)質疑深究,深入體驗。在朗讀體驗,整體感受,把握情感基調的基礎上,再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在這冰天雪地的嚴冬,這位老戰士身上穿的卻是這樣單薄破舊的衣服,讀到這里,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經過一陣情感的醞釀,學生不禁要問:“他的棉衣呢?他是軍需處長,為什么不給自己留一件呢?”教師因勢利導,反問學生:“是啊,他為什么不給自己留一件呢?他難道不冷嗎?”在討論中深化學生的認識:棉衣代表著生的希望,老戰士是把生的希望讓給了自己的戰友。這樣緊扣語言文字,由表及里,不斷創設情境,引導學生主動質疑,展開想象,使軍需處長的形象在學生心目中漸漸變得豐滿生動起來。
之后再問:生命屬于每個人都只有一次,誰不珍惜自己寶貴的生命呢?老戰士把棉衣讓給了更需要它的戰友,自己卻活活凍死,他在犧牲前后悔嗎?你怎么知道的?讓學生再回到課文讀書思考,從軍需處長“鎮定”、“安詳”的神態中尋找答案,體會到軍需處長已完全把自己個人的生死置之度外。
(3)展開想象,說中體會。可這樣引導:老戰士犧牲了,死得那樣平靜,沒有一句豪言壯語,然而犧牲時這位老戰土心里肯定有許多話想說,他會想說些什么呢?啟發學生進行多角度思考,從可能會對戰友們說、對首長說、對兒女說、對自己說等多方面展開豐富的想象,把語言表達訓練、思維訓練和深入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有機結合起來。
(4)定格畫面,配樂背誦。在學生深入理解感悟的基礎上,趁著被剛剛激發的情感激流,教師再用深沉而又充滿激qing的語調這樣引導:“多么偉大的戰士,讓我們再來看看這感人的一幕吧!”隨即打出投影——軍需處長凍死時的畫面,伴隨著一段低沉悲壯的交響曲,教師動情地范讀第七小節,讀完,停頓一會兒,讓學生的心在老戰士那美好情懷的感染中得到凈化,然后,教師再把還沉浸在悲壯的情緒中的學生喚醒:“同學們,我們面對的不是軍需處長已僵硬的身軀,而是一顆高尚的靈魂,讓我們伴隨著這震憾心靈的音樂試著背誦這段,讓這感人至深的一幕永遠留在我們的心靈深處……”于是學生開始動情地背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