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碑》說課設計 5份
一、教材簡析
《豐碑》是一篇講讀課文,主要講的是紅軍行軍途中,一位軍需處長為了把棉衣讓給戰友穿,而自己卻被活活凍死的感人故事,歌頌了軍需處長一心為公,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文章語言生動,描寫細致傳神,感情豐富深沉。課文雙線并行,一條按事情發展順序來寫,具體寫了軍需處長凍死的感人事跡,另一條是隱含在文中的情感線索,通過將軍的情感變化來突出對軍需處長的崇敬之情。
本單元重點訓練項目是“詳寫和略寫”,側重于寫的訓練,它是在前兩單元“按一定順序寫”、“分清主次”的訓練基礎上的發展和提高,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個相對完整的讀寫訓練體系。通過本課的教學,要使學生懂得寫文章不僅要有一定的順序,還要做到有詳有略。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教材的編排意圖,結合課文特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特制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能抓住重點詞語、句子,理解課文內容。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第七自然段和最后三個自然段。
3、學習課文緊扣中心,合理安排詳略的寫法。
4、能在品讀想象中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學習軍需處長一心為公、舍已為人的崇高品質。
教學重難點: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人物思想感情,感受軍需處長崇高的精神世界;弄懂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為何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二、教學方法
根據課文內容悲壯感人、飽含情感的特點,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發展水平,在教學時,主要通過創設情境、朗讀品味、想象體驗等方法,把學生帶到那艱苦的戰斗歲月。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突出學生親身經歷的語言實踐活動,使學生不僅獲得語文的知識和技能,還自然滲透學法指導,學會如何去學習感悟語言,并且使學生在教師刻意追求的一種和諧而美好的情感氛圍中得到心靈的凈化,情感的陶冶,精神的提升。
三、教學設計
本節課教學分為這樣三個環節:(一)創設問題情境,引發認知沖突,使學生想學。(二)引導自主探索,激發學習情感,使學生會學。(三)總結延伸升華,強化學習情感,使學生樂學。
(一)創設問題情境,引發認知沖突,使學生想學。
本節課是在學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理解第1、2自然段的基礎上進行的。因此,教學伊始,教師可結合回顧課文1、2自然段的內容用深沉而又充滿激qing的語言如下設疑導入:
1、紅軍隊伍在冰天雪地里艱難地前進,狂風呼嘯,大雪紛飛,寒冷、饑餓、疲勞無情地吞噬著每一個戰士,還可能遭到敵人的突然襲擊,面對這惡劣的環境和殘酷的戰斗,將軍是怎么想的?
學生從文中“這支隊伍能不能經受住這嚴峻的考驗呢?”一句不難體會到將軍那時心里十分擔憂。
2、再讓學生讀讀最后一節,問學生:“將軍這時還擔憂嗎?”讓學生找到文章最后一句“如果勝利不屬于這樣的隊伍,還會屬于誰呢?”從中體會到將軍這時已堅信勝利一定會屬于他們。
3、將軍這前后截然不同的情感,把學生帶進了一種特定的問題情境之中,一下子激發了學生的認知沖突,學生的思維火花被點燃,不禁要問:“是什么使開始還十分擔憂的將軍后來又堅信勝利一定屬于他們呢?”從而產生了強烈的求知欲望,而這正是本課需要重點研究解決的問題,這樣就使本課的教學目標成為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任務,變“要我學”為“我要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