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之子》教學設計
(三)給文章再補個結尾。聽了孩子的話后,孔君平會有什么反應?請你給課文補個結尾。
(意向:既開拓了學生的思維,又適時地練筆,把讀寫結合落到實處。)
(四)學生交流。
讓學生充分說,只要合理,就予以肯定。(意向:崔巒同志說得好:“教師強勢,學生必然弱勢。”給學生以思維的空間,克服課堂上的霸權主義。)
【設計意圖:語文課,主要任務是學習語言。在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能忘記這個根本任務。通過比較句子,讓學生在比較讀中感受語言的魅力,體會孩子的思維敏捷及語言的機智幽默,落實第三個教學目標,突破本課的重難點。】
五、感情朗讀,引動學生沉淀文言文的精華。
(一)學生感情朗讀。
(二)檢查背誦。
【設計意圖:本文篇幅短小,文字也比較淺顯,讓學生誦讀,有利于積累、體驗、培養(yǎng)語感。落實第二個教學目標。】
六、學以致用,引渡學生拓展文言文的閱讀。
(一)課件出示短文兩節(jié)。
短文一
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 “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
短文二
徐孺子年九歲,嘗月下戲,人語之曰:“若令月中無物,當極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無此必不明。”
(二)讓學生說說大概意思,并說說妙在哪?
【設計意圖:課堂教學既要關注整體,又要關注個體,讓后進生吃得好,優(yōu)生吃得飽。同時對本課的第三個教學目標進行檢測。】
七、意猶未盡,引介學生積累精妙的語言。
引出綜合性學習內(nèi)容。可以就某一個內(nèi)容進行綜合性學習,課外由四人小組長組織安排活動。
1.搜集并積累在表達上很有特點的語言,如,歇后語、諺語;很有特色的短文,如,幽默故事、古今笑話等。
2.搜集提示語和廣告語,比較表達的效果,再試著寫一寫有情趣、能打動人的提示語或廣告詞。
3.搜集相聲、評書或影視劇的精彩對白,體會語言的藝術魅力,并試著演一演。
【設計意圖:高年級的綜合性學習,要比較充分地體現(xiàn)其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自主性的特點,注重提高學生策劃、規(guī)劃自己學習的能力,用多種途徑、方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語文的綜合運用能力,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精神。這一設計既是關注學生興趣的延伸,又是體現(xiàn)了本組課文的學習目標:通過綜合性學習,搜集、積累用得精妙的語言,以不斷豐富我們的語言,并學習用得體的語言進行表達。】
八、板書設計,引起學生關注精妙的語言。
10 楊氏之子
楊氏之子 此是君家果 (楊梅)
孔君平 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孔雀)
【設計說明:課文內(nèi)容的重點是孔君平與楊氏之子的對話,關鍵事物是“楊梅”與“孔雀”。孔君平由楊梅想到楊氏,小孩子由孔姓想到孔雀。把重點句子與關鍵人物、事物對比板書,既突出了課文的重點,又凸現(xiàn)了精妙語言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