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魚鉤 教學實錄
師:給你的印象深是吧?臨死的時候說的話,你們給它起個名字叫什么?
生:遺言。
師:對,可以。咱們寫這兒吧。(在黑板后部的空處寫下“遺言“)誰還想起哪天?
生:那一天,魚湯特別少,由于小梁知道了老班長不吃魚的秘密,就不喝,其余兩個小同志也不喝。
師:那么老班長就怎么樣?
生:就不高興了,批評小梁同志。
師:說得太多,概括一些,那天老班長命令大家怎么樣?
生:命令喝魚湯。
師:對,非常概括地說,(在板書“秘密”和“遺言”之間加“命令”)你們看看選出幾天來?
生:四天。
師:對,四天。其實這四天里也有詳有略,哪一個寫得最略?
生:是“喝魚湯”。
師:對,這個就是發現了魚,大家有魚湯喝了,生活有了轉機,很簡單。所以這一天寫得相對來說比較略。最詳細的寫了幾天?
生:三天。
師:發現秘密的那天,命令喝魚湯的那天,臨死留下遺言的那天。這是最詳細的三天,這個作者有辦法沒有?
生:有辦法。
師:四十多天,他選擇了這三天詳細地寫,又把必須交代的發現魚那天,稍微略寫。但是你看到這幾天是不是就能夠想到整個兒四十多天的情況呀?
生:能。
師:這就是作家的藝術手法。比如你們將來寫“愉快的假期”是不是要一天一天挨著寫呢?
生:不是。
師:你也選幾個最高興的日子,印象最深的日子,重點來寫對吧?
生:是。
師:那么其他的日子就不管了嗎?
生:一筆帶過。
師:有的可以一筆帶過,有的捎帶著略寫。那么,《金色的魚鉤》這一篇文章是怎么捎帶寫的?大家看看書,先看最后,老班長犧牲后,作者就放下筆不寫了?
生:沒有。
師:最后又寫了一段。那給最后一段起個名字叫什么呢?(有學生說“紀念”,有說“遺物”,有說“魚鉤”……)
師:作者把這個魚鉤包了一層又一層,放在貼身的衣兜里,把它珍藏起來,準備將來送到革命烈士紀念館是吧?但現在還沒送,把它怎么樣?
師:珍藏起來。
師:那這個名字該怎么起?
生:“珍藏”。
師:(在板書“遺言”后加“珍藏”)這是最后寫的,但又是必須要寫的。你們往前面找一找,看看開頭寫什么?
生:開始是寫紅四方面軍進入草地。
師:進入草地了,是寫整個紅四軍還是他們幾個人?
生:紅四方面軍。
師:是嗎?你好好看一看。
生:開頭寫的是我們幾個人。
師:幾個人怎么樣了?
生:幾個人得病了。
師:得病怎么了?住院了嗎?
生:落后了。
師:也就是說,在后面跟著走,我們給它起個名字叫“跟隊”行不行?
生:行。
師:(在板書“魚湯”前加“跟隊”)不是正式地與大隊一起行軍,而是跟在后面走,看看“跟隊”后面應該寫什么?
生:寫老班長的樣子。
師:這個可以同“跟隊”放在一起,因為帶領我們的人是什么樣呢?所以可以和“跟隊”算同一部分內容。后面寫什么呢?
生:兩袋青稞面吃完了。
師:兩袋青稞面吃完了,起個名字。
生:饑餓。
生:威脅。
師:什么威脅沒說。
生:沒糧食了。(眾笑)
生:在糧食兩字后面加上個問號,表示“糧食成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