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魚鉤 教學實錄
生:不是。
生:第一次笑是因為這次比以前的魚湯少,叫我們不要嫌少。
師:怕同志們嫌少所以笑,好像不是。
生:老班長過意不去。因為這次的魚湯比較少,怕同志們吃得不夠。
師:你們再想得深一點。老班長的第一次笑是發自內心的,誠心地想笑嗎?
生:不是。
師:是什么樣的笑?
生:故意的笑。
師:故意的笑,是做出來的笑,你們同意嗎?
生:同意。
師:他為什么要做出一個笑來呢?
生:他想讓同志們不要嫌少,哄大家,魚并不是很難釣……
師:想偏了。
生:我覺得是:老班長覺得小梁知道了這個秘密,為了讓大家多吃一點,他故意地笑,怕我們覺得他……
師:心里有話,想得正確,說不出來。
生:他是為了增強我們的信心。
師:太籠統。
生:第一次笑是因為小梁知道了老班長不吃魚的秘密,他怕小梁不吃魚,所以勉強地笑一笑,讓小梁覺得他今天吃魚了。
師:(指另一學生)你再說一說。
生:老班長想讓三個戰士專心養傷,不想他們為了不吃魚而傷身體。
師:大家想一想,今天的魚湯特別少,每個塘瓷碗里只有少半條魚,上面漂著一丁點野菜,按照老班長對自己的嚴格要求,他笑得出來嗎?
生:笑不出來。
師:但是他笑了,因為他想起昨天晚上的事,雖然他告訴小梁不要讓那兩個小同志知道,但是,也許那兩個小同志在遠處也聽到了。他知道大家今天的心情很沉重,所以他做出一個笑來,是不是要改變這種氣氛呢?
生:是。
師:用這個笑來動員大家吃魚,是不是?
生:是。
師:你們看看他說一句話是真的假的,“好大的一條魚已經上了鉤又跑了。”
生:是假的,這么小的池塘哪有那么大的魚。
師:對,即使有那么大的魚,按照老班長的性格會怎么樣啊?
生:絕不會放過它的。
師:對,老班長為了讓同志們吃下魚,他做出了一個笑,還要編一句話,費了多少苦心呀!為了讓別人吃魚,老班長想盡了辦法。再看最后那次笑,是真的嗎?
生:是真的。
師:老班長看到同志們吃下去了,心里高興不高興?
生:高興。
師:那我把課文改一下“老班長看著我們吃完,就哈哈大笑”行嗎?
生:不行。
師:為什么?
生:因為在那種情況下,他不可能哈哈大笑,他如果這樣笑就改變情緒了。
師:那我說“開懷地笑了”,行嗎?
生:不行。
師:也不行,為什么?
生;因為在那種情況下,他不可能那樣笑,真要那樣,小同志就不理解了。
師:不是,說得淺了。你們想一想,同志們雖然吃下去了,但那是多少啊?——“小半條貓魚”和“一丁點野菜”,老班長能夠那么喜笑顏開嗎?
生:不能。
師:但是,畢竟吃一點比不吃強,老班長得到了一點安慰,所以他笑了。但是卻笑得很勉強。他只是有一點“笑意”,什么叫笑意?
生:有笑的意思,但是沒有開懷大笑。
師:有一點能夠讓人察覺到笑的意思。沒有笑聲,沒有笑容,可能只是嘴邊的肌肉抽動了一下,有那么點“笑意”。盡管是笑意,多不多?
生:不多。
師:課文上怎么說的
生:一絲。
師:“一絲笑意”。你們體會一下,作者寫這篇文章,句句掂量,字字斟酌,用心多么深!我們從老班長兩次笑的表現中,就能深深地體會到他的內心。一看他怎么笑,就知道他心里想的是什么,體會到了他的情感,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