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夢想的力量》教學設計
教材依據 人教版國標本五年級第九冊 第17課設計理念
“夢想法則”告訴我們:人類最可貴的本能就是對未來充滿幻想,許多不切實際的夢想其實都是可以實現的。本文講的是一個六歲的孩子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捐錢打井,而孜孜不倦地追求,在他執著的精神感召下,陸續地有人加入捐錢打井的行列,幾年后,他的夢想終于在不斷地實現的故事。
本設計力求最大限度地激發兒童夢想的潛能,讓他們心中擁有夢想,讓他們在希望中生活,并不斷地創造生命的奇跡。
學習目標
1.認識本課6個生字
2.能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能復述故事。
3.有自己的閱讀感受,受到“只要堅持不懈,朝著目標前進,夢想就一定會實現” 的理想信念教育。
教學重點 能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能復述故事。
教學難點 最大限度地激發兒童夢想的潛能,受到“只要堅持不懈,朝著目標前進,夢想就一定會實現”的理想信念教育。
教學準備
1.有關非洲兒童生活情景圖和“瑞恩的井”幻燈片。
2.萊特兄弟發明飛機的故事內容。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一)故事引路,激趣導入。
1.同學們知道世界上第一架飛機是誰發明的嗎?想聽一聽他們是怎樣發明的嗎?(說萊特兄弟終于飛起來的故事)
〔設計意圖:人類最可貴的本能就是對未來充滿幻想,對明天充滿激qing,——盡管這些幻想有許多不確定的因素,盡管有些孩子的夢想永遠不能實現,但是,每一個人都在憧憬著未來,并為著或遠或近的“未來”投入他們全部的力量。此設計意在激活學生夢想的潛能,導入欲學《夢想的力量》〕
2.聽了剛才的故事,你們一定想知道夢想的力量有多么偉大吧?
3.揭題,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就是——(板題,17* 夢想的力量)
(二)自主泛讀,整體感知。
1、出示課件(非洲孩子生活情景圖。導語,想一想,沙漠中生活的人們最需要的是什么?生:是水)
2、自讀課文完成下列學習目標(課件或小黑板出示以下目標:①默讀課文,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②討論交流瑞恩的夢想是什么?他是怎樣實現自己的夢想的?)
3、反饋自讀效果:①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預設:課文主要講了6歲的瑞恩聽老師說非洲成千上萬的孩子因為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了。“如果能捐出70元錢,就能幫他們挖 一口井。”于是,他通過做額外的家務,攢齊了70元錢,當他聽說打一口井需要2000元錢時,仍然沒有放棄,在他的執著精神感召下,很多人加入捐錢打井的行列,終于打出了第一口井,并命名為“瑞恩的井”,10年后在非洲8個國家打出了30口井的故事)
②同位互動,交流:瑞恩的夢想是什么?他是怎樣實現自己的夢想的?
a 指名回答:瑞恩的夢想是什么?
〔預設:生1、“我要給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讓他們有干凈的水喝!
生2、我想讓非洲的每一個人都能喝上潔凈的水。〕
b 互動回答:瑞恩是怎樣實現自己的夢想的?
〔預設:生1、瑞恩的第一筆款項70元錢是靠做額外的家務活:為地毯吸塵、擦窗子、撿暴風雪后落下的樹枝、考試取得好成績……掙來的。
生2、70元錢只能買一個水泵,而打一口井要2000元錢,瑞恩仍然沒有放棄,媽媽的一個朋友被瑞恩的執著感動了,把他的事寫成文章,登報后,故事傳遍了加拿大,人們紛紛加入捐錢打井的隊伍,兩個月后,瑞恩籌齊了打第一口井的錢,實現了他開始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