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夢想的力量》教學設計
生3、聽說人工鑿井艱巨,瑞恩又想著怎樣攢錢買鉆井機,他的夢想正在慢慢地實現。)
c 根據課堂生成,相機板書。
〔設計意圖:默讀是閱讀的一種形式,學生在默讀中思考、記憶,默讀后的交流是思維火花的碰撞,指名回答是檢驗不同層次學生的閱讀效果的好方法,互動回答滿足了學生不同的心理需求,教學預設,為教師應對課堂生成做好充分準備。〕
(三)合作探究,形成素養。
1.再讀課文,說一說,瑞恩的第一口井打好后,瑞恩干了什么?
2.檢查再讀效果
①生紛紛舉手,相互補充回答。
(預設:2000年7月,瑞恩和爸爸媽媽坐著火車到了烏干達的安格魯,受到了5000多名孩子的熱烈歡迎,看到了由他的名字命名的井——瑞恩的井,聽到了老人的夸贊,流下了激動、幸福的眼淚,想到了夢想產生的遠大力量。)
② 相機出示課件“瑞恩的井”
③引導讀懂書中插圖。
3、想一想:瑞恩的夢想,就停留在打一口井上嗎?他的執著精神還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呢?
(1)生再讀課文
(2)討論回答
(3)師相機完成板書
( 預設:瑞恩的夢想是讓非洲的每一個人都能喝上潔凈的水。在他的執著精神感召下,2001年3月,“瑞恩的井”基金會正式成立。一年以后,該基金會已為非洲的8個國家打了30口水井。夢想的力量竟如此神奇。)
4、聯系實際說說讀后的體會
(1)四人小組合作探究,組內人人發言,推薦發言代表
(2)小組代表發言:
(預設:生1、我覺得 瑞恩有一顆金子般的心,他那種助人為樂的精神是多么高尚。
生2、我認為 瑞恩那種一心想幫助別人的執著精神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生3、我想發明一種會做家務的機器人,幫媽媽解除做家務的煩惱,可媽媽說我那是不切實際的想法,應該好好學習。
生4、我想學習剪紙,可爸爸說我是不務正業,應該好好學習考重點。
生5、我想做一名宇航員,像楊利偉、聶海勝叔叔那樣,去探索宇宙的奧秘….)
師小結:同學們的發言都很好,你們都有一顆助人為樂的心,老師和你們的父母都應該支持。英國的第一位盲人大臣布倫克特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一個真理:假如誰能把15歲時想當總統的夢想保持25年,那么他現在一定已經是總統了。只要你們堅持不懈地為夢想奮斗,永遠不會被其他的原因改變自己的目標,堅定自己理想的信念,你們的夢想就一定會實現!叭鸲鞯木本褪怯辛Φ淖C明。
〔設計意圖:新課程強調“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薄俺珜ё灾鳌⒑献、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在細讀中積累,在互動中碰撞出激qing的火花,由課文拓展到生活實際,在交流中升華了課文的內涵,形成基本的語文素養,受到了情感價值觀的熏陶!
(四)積累升華,拓展延伸。
4、了解字詞掌握情況,出示含有下列生字詞的詞卡
下旬募捐水泵 籌款一聲不吭顛簸羞澀
5、課后把本文的故事內容復述給家長聽
6、把剛才所說的內容,結合自己想到的寫下來,每個小組合作再搜索一些有關夢想的故事辦一份手抄報,報名叫《夢想報》,下周舉行《夢想報》的展覽。
7、課后搜索《夢想的力量》原著讀一讀
〔設計意圖:此環節設計,既體現了“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又體現了“教師是學習活動中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復述故事、讀原著,讓學生回歸整體、加深印象,認識生字又向學生再現了重點,辦《夢想報》展,更是溝通課堂內外,開展綜合性學習,體現了“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使語文學習的三個維度有機和諧地融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