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橋》教學設計
16《橋》教學設計(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老支書在危難面前所表現出來的品質和人格魅力。
2、積累課文特色語言,了解課文布局謀篇、人物刻畫、環境描寫等方面的表達特點。
3、認識6個生字,學會本課新詞、生字詞,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課題:
同學們都見過橋。誰來說說你見過的橋?(板書:橋)剛才同學們介紹的這些橋都是架在水上或空中便于通行的建筑物。我們的漢字常是一詞多義,這個“橋”除了指我們常見的這些便于通行的建筑物外,還有什么意思呢?(形狀如橋梁的)
對,我們曾學過的《跨越海峽兩岸的生命橋》中的“橋”就是指比喻能起溝通作用的人或事物。今天我們來學習《橋》這篇課文,看看那這里的“橋”又是指什么呢?
二、學習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咆哮、狂奔、獰笑、擁戴、清瘦、沙啞、放肆、豹子、呻吟、攙扶、祭奠、亂哄哄、勢不可擋、跌跌撞撞”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歸納文章主要內容。
4、在了解課文大意的基礎上初步認識老漢是個什么樣的人。
三、自學提示:
1、讀課文大家要先標出自然段的序號,畫出文中生字組成的詞,多讀幾遍。
2、畫出容易讀錯的地方提醒一下大家。
3、想一想:課文寫了怎么樣一件事?嘗試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4,再讀課文,說一說那兒讓你感動?
四、自學、交流:
1、交流容易讀錯的地方。如多音字的讀法。
2、課文寫了怎么樣一件事?嘗試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3說一說那兒讓你感動。
五、精講點撥:
1、請同學來讀一讀課文,大家來評評他讀得怎么樣?(相機正音、學習詞語)
2、說一說文章講了一件什么事?(深夜,當洪水襲來時,老村支書記冒著生命危險,不存私念地指揮一百多號人有秩序地過橋,最后自己和兒子卻被洪水卷走了。)
3感動:指名說.
4、自由讀課文,在課文中找出描寫洪水的兇猛的句子?
① 黎明的時候,雨突然大了,像潑,像倒。
黎明的時候,雨突然大了。
② 山洪咆哮著,像一群受驚的野馬,從山谷里狂奔而來,勢不可擋。
山洪咆哮著,從山谷里狂奔而來,勢不可擋。
哪句話寫得好?為什么?
③ 理解:“咆哮”是什么意思?山洪是怎么咆哮的?理解“勢不可擋”。
④ 知道學生讀出洪水的兇猛。
⑤ 還有哪些句子寫出了洪水的兇猛?找出來說一說,讀一讀。
(隨機理解詞語:跳舞、獰笑。)
5、過渡:當洪水襲來時,村莊驚醒了。人們翻身下床,卻一腳踏在水里。驚慌失措的人們你擁我擠地逃跑,尋找生路?他們找到了嗎?(找到了,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橋。)這是一座普通的橋嗎?不,這不是一座普通的橋,因為它窄窄的身軀上將承載一百多號人的生命,整個村莊的生命啊!于是,急于求生的人們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橋擁去……
6、討論:如果,大家就這樣亂七八糟、毫無秩序地擁向窄窄的木橋,會是怎么的結果?(學生自由猜測可能發生的結果,感受形勢的緊張。)
7、是的,在危急關頭,年邁的村支書沒有因為驚慌而失去理智。他是怎么做?怎么說的呢?請再讀課文,找出讓你感動的地方,讀一讀,說一說。
⑴ 先村民到木橋前,便于指揮。
⑵ 號召黨員同志排后,體現黨員同志的先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