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橋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老支書在危難面前所表現出來的無私無畏、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質和人格魅力。
2、積累課文特色語言,了解課文布局謀篇、人物刻畫、環境描寫等方面的表達特點。
3、認識6個生字,學會本課新詞、生字詞,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難點:學習課文的表達方法,體會和學習老支書忠于職守、舍己為人,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的崇高品質。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滿懷深情,導入新課
同學們,《金色的魚鉤》學完了,那個長滿紅銹的閃爍著燦爛的金色光芒的魚鉤留在了我們的心里,那個舍己為人的老班長的光輝形象留在了我們的心理,偉大的長征精神留在了我們的心里。今天,我們要學習的16課,同樣講述的是和平年代一位老人在生死關頭舍己為人的感人故事。
二、讀題,檢查學生課前質疑情況
1、通過預習,你提出了哪些有價值的問題?
(預設:(1)體現人物品質的問題:文章為什么以《橋》為題?(2)感受人物內心:老漢到底想喊什么?(3)理解內容,體會中心:老漢是個怎樣的人?)
2、再次讀題,師引入:一座窄窄的木橋,究竟發生了怎樣的故事?
三、課件展示本課內容與畫面,學生初次直觀感受故事,引起心靈的震撼。歸納主要內容并梳理文章的順序。
1、主要內容:黎明時候,洪水爆發,老村支書記冒著生命危險,不存私念地指揮一百多號人順利地過橋,最后他和兒子卻被洪水卷走了的事情。
2、文章的順序:突遇山洪1~4;疏導撤離5~13;橋塌殉職14~23;祭奠英靈24~27。
三、檢查學生自學生字新詞的情況。
四、指名朗讀,教師指導,檢查學生在課前朗讀給家長聽的情況。
五、以讀為主,從對暴雨和洪水的描寫中感受洪水的來勢兇猛,越來越大,人們的極度恐懼、驚慌失措及生命的危險。
1、黎明時候,雨突然大了。像潑,像倒。
2、山洪咆哮著,像一群受驚的野馬,從山谷里狂奔而來,勢不可當。
3、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經在路面上跳舞了。
4、死亡在洪水的獰笑聲中逼近。
5、水漸漸竄上來,放肆地添著人們的腰。
6、水,爬上了老漢的胸膛。
7、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師引導:從句子中采用擬人、比喻的修辭手法,如“像受驚的野馬”“在路面上跳舞”“洪水獰笑”“放肆”等詞句真切形象地感受到洪水的肆無忌憚,洪水就是魔鬼猛獸,突出了情況危急,渲染了緊張氣氛。
六、品讀第一段:
1、自由朗讀。
2、展開想象:洪水席卷了村莊,當一聲驚呼,驚醒了熟睡中的村民們,此時會是一種怎樣的景象?
3、引導在想象中有感情朗讀。
第二課時
一、體會老漢在指揮人們過橋時的言行
師導入:是的,求生是人的本能。當一百多號人跌跌撞撞地向那唯一可以逃生的木橋擁去時,有一位老漢早已站在了木橋前。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位老漢在生死攸關之際作出的人生抉擇。
1、自由讀第二段,想想老漢是個怎樣的人?你是從哪兒感受到的?在文中用( )標出并寫上自己的感受。
2、交流匯報:(品讀結合)
(1)他不說話,盯著亂哄哄的人們。他像一座山。
老漢沉著冷靜,嘴上不說話,心里正思考著應對突然來臨的災害的辦法。“像一座山”,說明他臨危不懼,形象地表現了老漢是村民的主心骨,對穩定村民情緒所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