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咆哮、狂奔、獰笑、擁戴、清瘦、沙啞、放肆、豹子、呻吟、攙扶、祭奠、亂哄哄、勢不可擋、跌跌撞撞”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4、領悟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
【學習重點】課文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令人感動的地方,感悟崇高精神。
【教學難點】理解題目的深刻含義。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板書:橋,用橋組詞。
2、生活中的橋分為兩種:看得見的橋,看不見的橋,文中的“橋”指的是什么呢?
二、初讀感知,梳理脈絡
1、朗讀課文,概述內容。
2、交流反饋:
面對狂奔而來的洪水,全村人在老漢的指揮下跨越死亡的生命橋。但老漢和他的兒子卻再也沒有回來。
3、課文按什么順序記敘的,是什么結構?
三、理解內容,感悟主題
1、找到描寫雨水和洪水的句子反復讀,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2、反饋交流:
結合句子朗讀體會:雨大,山勢洶洶,勢不可擋,村民身陷危機。
⑴ 黎明的時候,雨突然大了。像潑。像倒。
你感受到什么?(雨大,傾盆大雨)
⑵ 山洪咆哮著,像一群受驚的野馬,從山谷里狂奔而來,勢不可擋。
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山洪來勢迅猛)
⑶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經在路面上跳舞了。
這說明了什么?(水越漲越高,越聚越多。)
⑷ 死亡在洪水的獰笑聲中逼近。
⑸ 水漸漸竄上來,放肆地舔著人們的腰。
這讓你聯想到了什么?(死亡、逃生)
3、齊讀以上句子。
4、面對這種情況,你會作出怎樣的反應。
四、學習生字
指導書寫:哮、肆、豹、祭、奠。
〖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不但脈絡清晰,而且表達非常有特點。通過重點詞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這一環節非常的流暢。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齊讀描寫雨水和洪水的句子,再一次體會村民的危機。
二、理解內容,升華主題
1、生讀描寫村民的句子。
2、用自己的話形容村民的表現。(驚慌失措、惶惑不安、六神無主。)
3、指名學生讀第4、5段。
4、看到他們這樣,你想對他們說?
5、窄窄的木橋,如果任其這樣你擁我擠,跌跌撞撞的話,會怎樣?在這危急的關頭,誰出現了?
6、課文是怎樣描述他的,“擁戴”是什么意思,你從哪里看出這是全村人擁戴的黨支部書記,你又從哪里體會到這是值得人們擁戴的老漢。
7、從木橋開始發抖,開始痛苦地呻吟中,你知道了什么?
8、老漢要喊,又沒來得及喊的可能是什么?
9、課文為什么要以“橋”為題:
⑴ 板書示意:
留在橋的這頭是:死亡;跨過橋的這頭就意味著:生活。
⑵ 是誰讓村民們安全得救,與其說人們跨越的是一座木橋,倒不如說人們跨越的是老漢用自己的血肉之驅筑起的一座不朽的橋梁,因為他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了自己。
這是優秀共產黨員密切聯系群眾的橋梁,這便是以“橋”為題的深刻內含。
10、齊讀課文23~26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