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下冊教材分析之22.臨死前的嚴監生
一、文本解讀《臨死前的嚴監生》選自我國諷刺小說的豐碑——《儒林外史》,基本上與原文無異,寫得十分精彩,文章描述的是一個守財奴的形象,較之巴扎克的歐妮·葛蘭臺有過之而無不及。
文章節選只有一段話,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從“自此……一連三天不能說話”寫嚴監生的病情之重。第二部分從“晚間擠了一屋的人……忙走去挑掉一莖。”寫嚴監生的臨終掛牽。第三部分是最后一節寫嚴監生終可瞑目(安心死去)。
文章屬半文半白,除了文章注解中提到的詞外,還有比如“莫不是,恐費了油,登時”還要提醒生理解。
文章把嚴監生守財奴的形象表現得淋離盡至。作者首先用大量的筆墨渲染了嚴監生病情的嚴重。作者用層層遞進的方法寫出病之重,先是“一日重似一日,再也不回頭”再是“諸親六眷都來問候”。什么是諸親六眷,也就是凡是有點親戚關系的該來的都來了,證明這病也差不多了;寫五個侄子穿梭的過來陪郎中弄藥,可見郎中自己已無法弄那么多藥,忙不過來了。把管莊的家人都叫了上來,也就是說病得連家庭產業也都暫時放一下了,就是等死了!
接著文章,緊緊抓住了嚴監生的一個動作——伸出兩個指頭,配上“搖頭”的動作,來表現嚴監生臨死前因牽掛兩根燈芯太費油,而不能死去的守財奴形象,要解讀好這二個動作,必須聯系當時在什么情況下,每個動作與當時情況連起來想,是很有意思的。
1、嚴監生“還把手從被單里拿出來,伸出兩個指頭”這句話前有一個“還”字,這個“還”表現了什么?也就是嚴監生做這個動作十分困難,文中寫到“喉嚨里痰響得一進一出,一聲不到一聲的”這個“還”字可見嚴監生做這個動作必定十分重要吩咐,有十分重大的意義,至少對于他的人生而言。
2、“他就把頭搖了兩三搖”,在什么情況下呢?大侄子問:“莫不是有兩個親人不曾見面。”這時的嚴監生還不是很著急。但顯然對親人是否已見對于嚴監生不是很重要。
3、當二侄子說:莫不是有銀子在那里,不曾吩咐,嚴監生的表現就有意思了,“兩眼睜得滴溜圓,把頭狠狠地搖了幾搖”。嚴監生急了,而且看出嚴監生對二侄子的話持極為干脆的否定態度,對于嚴監生什么都可以忘,但銀子是絕對不會忘的。
4、當奶媽說話后,嚴監生是“把眼閉著搖頭”,可見嚴監生現在幾乎是絕望了,但他還不甘心,“那手只是指著不動。”這里還要說明的是:奶媽用得不是問句,而是肯定句,可見真有兩位舅爺不在跟前,但嚴監生對這一點兒也不在乎,他在乎只是燈里的那根燈芯!
5、最了解嚴監生的還是他老婆,終于知道了老爺的心思,挑去了一根燈芯。嚴監生這一生的最后一個動作,就是“點點頭,把手垂下”,然后就死了。此時的嚴監生是多么滿意,多么安心。這使文章的懸念在最后時刻解開,讓人回味無窮。
學這樣的文章,當然是要讓學生自讀自悟,但學生不悟,教師就要講給學生聽!所以教師自己必須理解。
二、寫作特點
本文在寫作上是極具特色的,我這里稍點幾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