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教學設計
(多么崇高的思想境界!)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這一種境界是頗——(生說)耐人尋味的。而且四五十年了都沒有改變。1985年,季老再次來到德國,又看到了這樣的景象:(齊讀——課件)
c、我走在街上,抬頭一看,又是家家戶戶的窗口上都開滿了鮮花。
所以當主人問他德國有什么變化沒有時,他說(師讀)——
變化是有的,但是美麗并沒有改變。
“美麗”指什么?(鮮花。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思想境界。)
這也是沒有改變的。這令作者無比驚嘆:(齊讀最后三句。)
課件:多么奇麗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個花的夢,做了一個思鄉的夢。
我在初讀課文的時候,發現最后一句不好懂。我們一起再讀讀。(課件出示最后一句。)
我當時就想:學習語文,我們可以通過搜集信息,了解寫作背景來幫助理解。
文章是1985年寫的(板:1985),四五十年前是什么時候?1935年到45年這十年間,作者正在德國哥廷根大學留學。這次再到德國,勾起了他的回憶,想起了學生時代所做的夢。
同學們,這是一個怎樣的夢?(花的夢,思鄉的夢。)
常言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你從花的夢,思鄉的夢想開去,留學德國,他見到的什么給他印象最深,他在德國想得最多的是什么?
[“思鄉” 指導策略(根據實際,選擇使用):1、你離開過父母嗎?多久?那段日子你會想些什么?2、季老離開祖國十年啊,“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每年春節,家家戶戶團圓的時候,他卻孤獨一人呆在哥廷根,他會想些什么?3、(課件)季老曾說過:住在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為什么,母親頻來入夢。我的祖國母親,我是第一次離開她。不知道為什么,我這個母親也頻來入夢。(他在1935年11月20日的日記中寫道:我現在還真是想家,想故國,想故國的朋友。我有時想得簡直不能忍耐。)這是他思鄉的真實寫照呀,請讀——]
誰能想得更深一點?季老僅僅是思念故鄉嗎?他看到德國景色這樣美,德國人有這樣美好的境界,他就不想對祖國說點什么嗎?(像德國一樣美,像德國人民那樣,具有“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崇高思想境界……)
是呀,這就是季老對祖國的祝福,這就是季老的夢。一起再讀讀。但愿全人類都有這美好的境界!
四、回顧板書,總結課文。(1分鐘)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跟隨季老的介紹認識了德國人養花的(奇特),欣賞了德國(奇麗的景色),品味了德國人(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美好境界。讓我們再一次回味德國獨特的風情,再一次深情地朗讀課題——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
下節課,我們將進一步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第三自然段背完,并抄寫優美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