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的非洲》教學設計
3.課堂交流,課件出示。(指名不同學生回答,或教師自己比較,得出為什么填“植物世界”,而非“花草樹木”?從而引出過渡句,告訴學生,借助過渡句能幫我們更快更好地理清課文內容。)
(課件出示提綱左邊部分)老師在這邊又加了兩條橫線,你也能借助過渡句來很快地完成它們嗎?引導學生填“自然景觀”、“人文景觀”。
同學們,這就是文脈,不光文章有脈絡,每一段也有脈絡呢,比如說第6自然段,你也能試著來理一理嗎?來,拿起筆,默讀第6自然段,在有關的句子旁邊做做標注。(先請學生回答,然后根據學生回答,引導學生填出:穿、吃、住,出示提綱)
4.同學們,我們來看,長長的一篇課文經過大家的努力竟然全濃縮在這一張表格里了,我們把這個表格稱為提綱。這種列提綱的方法我們在寫作文的時候經常可以用到,心里有提綱,按提綱去寫,我們的作文自然就條理清晰了。
5.有了提綱還不夠,我們還得用一些方法像橋一樣地把這一塊塊內容連起來,使他們讀起來更自然,更順暢。這種方法就是我們剛才列提綱時有同學所提到的——過渡句。找找看,課文還有哪幾句過渡句:
(1)非洲不僅植物世界是彩色的,動物世界也是彩色的。(已出示)
(2)非洲的自然景觀是彩色的,非洲的日常生活也無一不是彩色的。(已出示)
(3)非洲的藝術也是彩色的。 (像上面兩句這樣來說說這句)
6.按順序朗讀這5個句子,整體感受文脈。
三、圖片領略非洲風情
1.想去色彩斑斕的非洲看看嗎?來,讓我們一起走進非洲,去感受那里色彩斑斕的自然景觀和多姿多彩的人文景觀。
2.課件播放非洲植物、非洲動物、非洲人的生活及非洲藝術的圖片資料。
過渡:圖片讓我們驚艷,讓我們贊嘆非洲的色彩斑斕.其實啊,課文中的文字也同樣精彩地向我們展示了彩色非洲的魅力。就讓我們走進課文,看看作者是抓住哪些事物及它們的特點具體來描寫的呢?
四、合作交流,深悟文情
(一)、深悟彩色的植物世界
1.時間關系,我們先去琢磨琢磨作者是怎樣來描寫非洲彩色的植物世界的。請你細細地默讀第四自然段,把你認為最能表現彩色的詞語或句子找出來,圈圈劃劃,然后在旁邊作作批注,寫寫你的感受。
2.交流體會,指導朗讀。
找你最喜歡的那句來讀讀?說說你寫了什么感受?
還有誰也喜歡這句的?你還有什么感受?
一起來讀讀。
交流重點:
(1)充沛的陽光和雨水,使得除了沙漠之外的非洲大地,繁花似錦,綠海蕩波,滿眼是綠色,處處是花海。(面廣)
(2)無論是鄉村、市郊還是城里,到處開放著五顏六色的花,不過大多是野花,比我們栽在盆里的花還要碩大,還要茂盛,還要鮮艷。(花艷,生命力旺盛。)
(3)芒果樹開的是星星點點的白花,仙人樹開的是金燦燦的黃花,玉蘭樹高擎著白色或白里透青的玉杯,火炬樹綻放的花朵比綠葉還要多,一棵似一團火,一排是一片霞。(教師引讀前面句,師生接讀該句,這句花寫出了花的顏色有?不僅顏色多,形狀也各種各樣呢,有?)那么多的花,不僅顏色多彩,連形狀也是多姿的,難怪——到了開花季節,——一條條街道,都成了彩色的長河。人在街上走,就像置身于花海深處。
(4)還有一種叫做花樹的樹,更是妙不可言,遠遠望去,樹上像是開滿五彩繽紛的花,非常壯觀。走近一看,卻是滿樹的彩葉,紫的、黃的、綠的、紅的,好似含情脈脈的少女,向人們頻頻點頭。(花樹的“妙不可言”妙在哪里?這樣的樹你看到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