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談禮貌
1.指名讀第二小故事,其他同學邊聽邊想:禮貌待人有什么好處?
2.想:假如小朋友沒有連忙抬起腳,說對不起,女青年也不接受小朋友的道歉,那可能會發(fā)生什么情況呢?(可能會吵起來)
3.小結:是呀,一句“對不起”,一句“沒關系”,雙方都使用了禮貌語言,就避免了一場可能發(fā)生的糾紛。所以說禮貌待人可以在人與人之間架起一座理解的橋梁,減少相互間的矛盾。
(三)學習理發(fā)。
生活中的平凡小事讓我們感受到了禮貌待人的好處,偉人身上的故事更讓人感動。自由讀第三個小故事,說說你最感動的一個細節(jié)是什么?從中你看到了一位怎樣的周總理?
1.學生讀文,品味細節(jié),了解人物特點。
(1)他稱朱師傅是您,可以看出這是位平等待人,和藹可親的總理。
(2)他一連用了三個您,可以看出這是一位尊重他人、熱愛百姓的總理。
(3)從“這不能怪您,怪我咳嗽沒有向您打招呼”可以看出這是一位體貼人心,和氣寬容的總理。
(4)從“還幸虧您刀子躲得快哩!”可以看出這是一位幽默風趣,善解人意的總理。
2.感情朗讀總理的話。
3.小結:從這個感人的故事中,說明了“文雅、和氣、寬容”的語言不但溝通了人們的心靈,而且反映出了一個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養(yǎng)。
四、升華主題,暢談收獲。
1.總結交流:禮貌待人到底有什么好處?(社會和諧、生活美好)
2.升華主題: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不但懂得了禮貌待人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而且還懂得了禮貌待人是對他人的一種尊重,一種理解,一種寬容,一種謙虛,更是一種胸懷,一種修養(yǎng)。但愿我們每個生在生活中都能養(yǎng)成禮貌待人的好習慣,都能做到“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讓社會生活更加“和諧美好”。
3.暢談收獲: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有哪些收獲?
五、板書設計: 談禮貌
君子不失色于人 不失口于人
問路 踩裙 理發(fā)
(關系和諧 生活美好)
六、課堂作業(yè)設計:
必做題目:
1。比一比,再組詞。
(剛性作業(yè)) 謙( ) 博( ) 皆( ) 丘( )
嫌( ) 傅( ) 諧( ) 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