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敲》說課稿
第四自然段寫賈島闖入了韓愈的儀仗隊。這段寫到了韓愈,對韓愈做簡介:唐代著名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首。儀仗隊,學生可能在電視上看過這樣的場面,很壯觀,人也很多,通過“簇擁”這個詞可以看出來。而這時韓愈在京城做大官,他出行時儀仗隊是何等微風,何等聲勢,通過“行人車輛紛紛避讓”可以看出來。而賈島卻在比比劃劃,“竟然”是居然,出乎意料的意思,這樣聲勢浩大的儀仗隊,賈島居然闖了進去,感受到賈島認真的鉆研精神。
五到七自然段是故事的高潮和結局。寫賈島誤入儀仗隊請求寬恕,韓愈和她一起斟酌詩句。五六自然段是賈島和韓愈的對話。第五自然段韓愈的問話含有責怪之意,第六自然段是賈島的回答,“無意間”說明他并不是有意沖撞,“大駕、您”可以看出賈島對韓愈非常尊敬,“求您寬恕”可以看出賈島的態度非常誠懇。第七自然段寫韓愈和賈島一起思考用推好還是用敲好。因為“韓愈是很有名的詩人”,所以會“很有興致地思索起來”。后面寫了用“敲”的三點好處。一是敲表明你是一個懂得禮貌的人,二是能襯托出月夜的寧靜。“寧靜”指很安靜,表示靜的程度比較深,此處用“寧靜”準確地寫出月夜特定環境的特點。可以讓學生和“安靜”做比較。此處是用有聲襯托無聲,反襯出月夜的寧靜。三是讀起來也響亮些。為什么呢?古人很講究字韻,推的韻母是ui,敲的韻母是ao,當然讀起來要響亮些。在教學這部分時,可以讓學生想象當時賈島和韓愈的神態,語言,分角色表演,注意說話的神態和語氣。
至此,學生理解了推敲的含義,了解了推敲的故事,學習了賈島認真嚴肅的創作態度和鍥而不舍的鉆研精神。古人推敲的故事還有很多,比如王安石寫“春風又綠江南岸”的故事等。讓學生學習古人推敲的精神,修改自己最近的一篇習作。
我設立了以下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能講講這個故事。
3、學會本課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7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4、了解故事內容,理解推敲的含義。學習賈島認真嚴肅的創作態度和鍥而不舍的鉆研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