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7 教案(蘇教五上)
3、棒打洪教頭
4、楊志賣刀
5、智取生辰綱
6、景陽岡打虎
7、醉打蔣門神
8、李逵斗張順
(2)小組說
在小組內,把自己的故事好好練習。
(3)老師巡視。
分組練說推薦理由。
(4)每組推薦代表上臺說,師生評議。
3、反饋。
二、老師范講故事
1、老師精心挑選一個故事《智取生辰綱》
"綱"是成幫結隊地運送貨物的意思。生辰綱"就是運送壽禮,梁中書為了給丈人蔡京慶賀生日,置辦了價值十萬貫的金珠寶貝,準備派楊志押送去東京。這時正是大熱天,挑擔子的士兵們走得汗如雨下,怨天怨地,"唉,蔡太師要是冬天過生日就好了!"那天中午,好容易爬上黃泥岡,士兵全部躺倒在樹陰下,無論楊志怎么催促也沒用。另有一幫販棗子的客人也在松林里休息。這時有個漢子挑著酒桶唱著歌走上岡來。士兵們口渴極了,就湊了錢要向那漢子買酒喝。楊志吼道:"不許買酒!誰知道這酒里有沒有蒙汗藥!"那幫販棗子的客人圍過來了,他們買下一桶酒,用自己帶來的兩個瓢舀著喝著。喝完這桶酒,有個客人在另一桶里又偷偷舀了一瓢,正喝著被那賣酒漢子發現了,這客人趕緊拿著半瓢酒逃開。另一個客人也拿了一個瓢來舀酒,被賣酒漢子奪過瓢,把酒倒回桶里,"哼,你這客人要不要臉?"楊志見兩桶酒都被人喝過了,也就不再反對士兵買酒,最后他自己也喝了一點。
那些販棗子的客人哈哈大笑,指著楊志等人說:"倒也,倒也!"楊志等頓時頭重腳輕,軟癱在地上。販棗子客人從松林里推出他們的獨輪小車,把棗子倒掉。楊志他們眼睜睜看著金珠寶貝被裝上小車推下岡去。
三、課堂總結
哪些同學聲音洪亮,舉止大方?
老師對學生講的故事進行點評。
[1] [2] 下一頁
課前思考:
《練習7》是一個歷史文化含量很高的練習。“語文與生活”板塊是對我國各個歷史朝代的粗略概括。首先是背誦“朝代歌”,了解我國歷史上共經歷了哪些朝代;其次是了解各個朝代的名人。這個板塊看似簡單,卻需要大量的歷史知識作依據,而大多數學生是不具備系統的歷史知識的,因此需要查閱大量的資料。例如填寫“歷史名人”,應該引導學生從經濟、文化等各個角度去了解。“誦讀與積累”和“口語交際”兩個板塊都和《水滸傳》有密切關系。“誦讀與積累”中的成語描寫的是《水滸傳》中起義前后的情景,當然各個朝代里只要有戰爭,這些情景都會出現,并不只是《水滸傳》里才有這樣的場面,這一點應讓學生明白。“口語交際”是讀《水滸》,講《水滸》。 所以教學這個練習,師生都要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
課前思考:
本次練習中涉及到了“歷史朝代歌”、“各朝代名人”、《水滸傳》等內容,這些內容的展開都需要學生進行課前的搜集與準備,這樣才能在課堂上盡興、盡情地表達。在進行名人搜集時,我要求學生進行有梯度的準備,一是先搜集課本上接觸到的人名,讓學生有共同認識;二是搜集耳熟能詳的名人,讓學生加深對他的印象;三是可以拓展性搜集,讓有足夠接受能力的孩子汲取到豐富的課外“養料”。
為什么說"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
《水滸傳》里的各路英雄豪杰大多是以一幅俠肝義膽的面目出現,雖然“路見不平一聲吼”的豪爽總是讓人覺得痛快大氣,可惜仔細一看卻發現,倒在好漢們刀下們的貪官污吏和惡霸地痞固然不少,可是好漢們濫殺無辜的場面也不乏見。例如武松在“血濺鴛鴦樓”一節雖然一怒之下殺掉幾個謀他性命的仇家,但捎帶也殺了好幾個無辜百姓和貧苦良民。并且在殺完人以后在墻上用蘸鮮血寫幾個血淋淋的大字“殺人者打虎武松”。也許當豪杰不殺兩個人顯得有些沒有底氣,但是殺人到了如此不看青紅皂白之地步,的確讓人覺得有不寒而栗之感!如果在生活中,我們遇到這樣的“好漢”,你敢瀟灑地和他高談闊論一番“該出手時就出手”么?“少不讀水滸”是中國人的一句俗語。其中重要的涵義便在于冷靜地意識到水滸中的各路豪杰固然“大碗喝酒,大塊吃肉”讓人快意,然而打家劫舍的行徑畢竟不為社會所容。小孩子如果從小看水滸入迷,舞刀弄槍倒也罷了,如果發展到有那么一天發展到拿某人腦袋來祭刀,豈不危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