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敲教學反思
推敲教學反思
《推敲》一課比較順利。學生充分的預習為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默寫的正確率非常之高。而今年訂的錄音磁帶對我們班來說簡直是及時雨,大大改觀了我們朗讀的面貌。我以為對我們來說聽讀是很有必要的,我們現在只能借助模仿,浸潤在這種高質量的朗讀中,才可能改變以往的種種惡習。而且我堅信,這毫不影響我們的個性化閱讀。課文主要有兩個目標:一是能復述這個故事,二是學習“推敲的精神”學會推敲的方法。第一課時主要通過提供一些關鍵詞語來實現簡單的復述,主要是把握事情的梗概,記住為什么用“敲”的三個理由。第二課時通過表演來進一步熟悉課文,內化課文語言。課文的第四小題讓學生通過聯系上下文,反復比較朗讀來感受用詞的奧妙,都比較好地達成了目標,課堂參與面較廣。
《推敲》教學反思
學習第2自然段時,我緊緊抓住“拜訪”一詞。讓學生通過朗讀下面的兩句話,抓住“找了好久”、“才摸到”、“沉睡”等詞,感悟賈島對李凝的尊重之情以及誠意,再請學生聯系《尋隱者不遇》這首詩,學生能感受到它們是相通的。
第3自然段中的“吟哦”一詞,我讓學生通過表演,在具體的語言環境里理解了重點詞語的意思。表演時,學生做出認真思考的模樣,口中反復念著“推,敲;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具體的語境里學生真正的理解了詞語。接著我請學生來思考“你認為賈島好笑嗎?為什么?”學生各抒己見,他們能感受到賈島那種認真、精益求精的創作態度。
《推敲》教后反思
第一次發現五5班的學生也有精彩的表現。學習本課,我采用大多數學生都喜歡的表演手段,以演促悟。學習賈島專心推敲詩句一段時,我先讓學生默讀,圈出表現賈島認真推敲的句子,認真讀一讀,想象當時的情景。接著指名一大膽的男生進行即興表演,讓其他學生擔任長安街百姓的角色。表演中,學生大笑,心情充分放松。時機成熟,我做起了采訪者:“各位父老鄉親,你們在笑什么呀?”學生馬上心領神會,說出了笑的原因。當學完下一個自然段時,再問:“各位,現在,你們知道了事情的真相,還覺得賈島可笑么?為什么?”課堂上,教師通過營造寬松的交際氛圍,就能使學生進入逼真的教學情境,他們的心靈就能得到解放,表達也就靈動起來。
《推敲》教學反思:
記得上這一課時,我發了一頓火,是這樣的:在找到帶給賈島作詩靈感的句子“這時,夜深人靜,月光皎潔,他的敲門聲驚醒了樹上沉睡的小鳥。”我問:讀著這樣的文字,帶給你們什么感受呢?學生一反常態,個個呆坐在那,我耐著性子指著掛圖,請同學們結合掛圖,讀讀文字,再來說說,可就是問到了空氣,沒人應答!這會兒可真是忍不住了,大聲吼道:怎么全都睡著了嗎?沒有一個人有一丁點兒感受?難道你們都沒有經歷過夜深人靜、月光皎潔的夜晚嗎?一會兒,學生陸陸續續地舉手了,說得倒也挺好的,就不知剛才怎么就沒人回答?也許他們也如這沉睡的小鳥要我來驚醒!之后至課堂結束,學生們的表現都很積極,想象說話,同桌表演,不時地引來大家歡笑與稱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