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蟬脫殼教學設計
5.我們都沒有看到過這奇特的過程,老師請大家欣賞一下這有趣的過程,課件出示,生看動畫脫殼時的過程。
6.積累背誦:這么有趣的過程,請大家把這個清晰畫面記在腦中吧。我們可以按照這樣的順序記下來。(自由練習背誦、引背、指名背)
7.現在我們應該很清晰地感知了蟬是怎樣露出背,鉆出頭,伸出腳,以及最后又抽出尾的。
這是一個復雜的蛻變過程,可是蟬卻把一系列高難度的動作完成的——自然協調。完成這一系列動作,蟬要消耗很多體力,有一個詞叫“涅槃”說得就是這個意思。一起去讀“涅槃”。(板書)所以脫殼的蟬兒(引讀):靜靜地趴在蟬殼上,過了好一陣子,才依依不舍地離開了蟬殼。
板塊二:感受“脫殼后”
脫殼后的情景又是如何奇特動人呢?
1.清大家自由讀第5自然段,同桌同學合作完成表格:金蟬脫殼后,各部位又發生了哪些變化?
部位變化
2.指名代表全班交流。這時的蟬翅膀在變——
顏色也在變——(根據表格內容總結)
人的長大需要十年二十年的時間,樹的成長也要三年五載,可是蟬脫殼后的翅膀的長大,顏色的變化都是在瞬間完成的,因此面對這樣一個瞬間,我不禁贊嘆到——(引讀)“這是多么奇特動人的情景啊!這個奇特里有什么?(神奇,特別,不可思議,令人激動)這個動人里有什么?(感動,震撼!)把你們所有的情感融入一句話——金蟬脫殼,這是多么神奇有趣的事啊!金蟬脫殼——這是多么奇特動人的情景啊!(引讀)
3.同學們讓我們再來仔細地看看這充滿神奇色彩,奇特無比的蟬吧,它是那樣(引讀)——五彩繽紛,就像雕刻家給自己的藝術品涂上了油彩一樣。而留在一旁的蟬殼,——透明發亮,閃著金光!
4.至此,整個金蟬脫殼的過程就完美的結束了,而留給我們的印象卻是無比深刻的。
板塊三:抓“觀察”,進行學法指導
1. 師總結,回顧重點內容。(順序及蟬尾出殼)
2.師:作者能將這一難得一見的情景描寫得如此具體、生動,靠的是什么?(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勤于動手的習慣、一顆對大自然熱愛的心)教師總結板書:善于觀察勤于記錄
課文中哪些詞語能表現出作者在“觀察”?
幻燈出示:搜索——發現——聚精會神地盯著——仔細地看著
3.出示這個單元的關于觀察的三句名言:
觀察、觀察。再觀察。——巴甫洛夫
一切推理都必須從觀察和實驗中來。——伽利略
觀察對于兒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陽光、空氣、水分對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樣。在這里觀察是智慧最重要的能源。——蘇霍母林斯基
齊讀,體會觀察的重要性。
4.大詩人號召我們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而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多留心觀察,只有留心觀察了你才能發現和探索大自然無窮無盡的奧秘。那么怎樣觀察呢?
(1)觀察要有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