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得透明的薛法根--思想的天鵝
1993年,在泰興舉辦的江蘇省“教海探航”征文頒獎大會上,獲獎代表薛法根上了一堂自己構思的素描作文課《奇妙的魔術》。這堂課,引來3000多名聽課教師的一致好評,就連負責攝像的同志都連聲夸獎:“我拍了十幾年的錄像課,今天的課是最精彩的!”
在科研中成長
“沒有課題就沒有今天的薛法根,薛法根是在科研中快速成長起來的!毖Ψǜ苓叺念I導、教師都這么說。
1988年至1990年,他在吳江市第二實驗小學中年級實驗班開展“視聽訓練”實驗研究,以閱讀帶視聽,以視聽促讀寫,初見成效;1991年至1994年,他進行“課堂素描作文,課外循環日記”雙軌運行作文教學研究,大面積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研究論文兩次獲江蘇省一等獎;1994年至1995年,他進行“落實語言訓練,優化課堂教學”研究,在閱讀教學中常是“三激”訓練策略,研究論文又一次兩獲江蘇省一等獎;1996年至1999年,他確立的“順應兒童語言心理,構建作文訓練序列”課題,被列為蘇州市課題;1999年起,他致力于“小學語文組塊教學實驗研究”,提出了“走向智慧,走向生活,走向綜合,走向運用”的教學新理念,并初步形成組塊教學模式!度嗣窠逃贰靶滦俏枧_”和“名師人生”專欄大篇幅介紹了薛法根的教改實踐,他的“教得輕松,學得扎實”的教學風格和“三著力”(著眼于學生的整體發展,著力于語文實踐活動,著重于語言的內化進程)教學思想被推向全國。
回顧自己的科研歷程,薛法根不無感慨地說:“虧得有理論指點!”
早年的時候,薛法根接教三年級并任班主任。班上有個男生,居然要靠她媽媽用縫衣針刺著屁股來上學。薛法根狠狠心腸,將他的課本、作業本全部收上來,讓他坐在教室里看別人讀書,看別人做作業。第一天,這個孩子很輕松;第二天,他就有些坐不住了,東張西望看同學的課本,薛法根故意制止;到了第四天,他向薛法根來要他自己的書本。薛法根趁機和他約法三章。薛法根說,做這個實驗前,他知道了“饑餓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