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蟬脫殼 導學案
第五自然段
重點寫了脫殼后翅膀和顏色的變化。
師:通過今天的預習,你對課文肯定有了自己獨特的認識,下面請大家為文章做批注,寫體會,等展示課的時候展示你的風采。
六、分配下節課展示任務。
1、每個小組都準備聽寫、朗讀、批注和體會。
2、1、2、3、4組展示描寫小動物外貌的文章片段。
3、 5、6組展示其中許多動物都和蟬一樣,有著自己的特點的動物。搜集有關的材料講講。
4、 7、8 、9組展示:背誦課文片段課文
5、10、11、12組展示:收集的關于認真觀察的名言(展示課前板書在小黑板上)。
【教學反思】
預習課
為了準備十月份的現場會,學校領導又一次進行課堂教學的指導——聽課,我沒有借班上課是在自己班中按照教學進度講了《金蟬脫殼》。
本課的教學思路如下:導入新課——出示目標——掃清字詞——初讀課文——賽讀課文——準備展示。
導入新課沒有太多的言語,本有幾句導語,因為緊張忘記了,直接導入了新課。導入新課后讓同學們對課題進行了質疑,順勢引出了本課的教學目標,以前都是我讀教學目標,本節課我讓同學們自己讀學案上的“學習目標”,因為課堂中他們才是主人,我怎能喧賓奪主。
掃清字詞環節是讓同學讀了學案中的字詞,指名讀之后是齊讀。在認識字詞后有一個練字的環節,讓兩位同學上黑板上板書了提醒大家需要注意的生字,夏一鳴強調的是“協”,梁碩汐強調的是“配”,之后我又指出在這些生字中,只有“配”和“顏”兩部分基本各占一半,其他六個字都是左窄右寬,同學們認識到字體的結構之后開始了兩分鐘練字,兩分鐘后,對子間互相欣賞了一下。這里用的是“欣賞”,個人認為這個詞語中有很深的含義,就是這樣一個詞,讓同學們意識到自己是在進行書寫法練習,不是簡單的寫字;在對子間互相欣賞的過程中,也可以在對比中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正是因為有人要欣賞,每個人都不敢大意。個人認為這個詞語有創意。
初讀環節一直是讓我困惑的一個環節,也就是說在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應該有朗朗的讀書聲,但是應該怎樣引導學生,讓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中回蕩著讀書聲。曾經認為可以省略“通讀課文”這樣一個環節,因為孩子們在課前對課文都進行了預習,也就是說孩子們已經讀過課文了,一直在思考應該怎樣去做?山重水復疑無路之際想到了課改前學校發的《小學語文教學參考資料選編》,重新讀了《語文課程標準》和崔巒理事長的幾篇文章,我有了自己的認識,在課堂教學中還是應該有一個“整體感知”的環節,通過這個環節,可以正音,可以孩子們感受文章的大意,為文章的學習墊定一個基調。今天1——7組的四號也很爭氣,每人順利地讀完了一段。我們平時的訓練,在初讀的環節中沒有打斷的點評,當最后一位同學讀完之后考慮到時間關系,沒有讓太多的同學進行點評,只讓兩位同學點評了一下。既然是整體感知,就應該考察同學們的感知效果,所以讓同學完成了一個這樣的填空:金蟬脫殼的情景真 呀!(用文中的詞語)。到此初讀環節告一段落。